翱翔成都天空:低空经济“+”出无限可能

本文聚焦成都低空经济发展,深入探讨其在 2025 年新起点上的发展态势。通过介绍成都以场景为切入点,探索“低空+”模式,在文旅、物流、智造、职教、应急等多领域的实践应用,分析其发展优势与面临的问题,同时展示各方对成都低空经济未来发展的展望与建议。

走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国低空经济元年”2024 年,2025 年的低空经济站在了全新的起点上,正以蓬勃之姿继续发力。相较于对“万亿蓝海”的美好憧憬,实干者们已然先行一步,积极着手将产业实景落地。毕竟,若没有坚实的产业基础和实际的运营支撑,“万亿级产业”只能是空中楼阁。只有让低空经济真正“振翅高飞”,万亿级产业才能积蓄能量,一飞冲天。那么,低空经济究竟该如何发展?发展的方向又在何方呢?成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成都从商业逻辑出发,积极探索发展“低空 +”模式。以丰富多样的场景为切入点,精准把握市场需求,以此为牵引,反向推动运营模式的不断完善,进而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与“裂变”。如今,成都的天空变得日益忙碌起来:在都江堰,四川安飞通用航空青城山机场的跑道上,一架架小型运动飞机犹如轻盈的鸟儿,不断腾空而起,划破长空。在金堂,成都淮州机场的上空,固定翼飞机一架接着一架呼啸而过,它们载着满怀期待的游客,在空中俯瞰着绚烂的花海,让游客们领略到了别样的美景。在崇州,各类精彩纷呈的低空旅游项目有序开展。低空观光让游客们从空中欣赏到了城市与自然的壮丽景色;高空跳伞则为勇敢者提供了挑战自我的机会;个人娱乐飞行更是满足了飞行爱好者的梦想。在彭州,桂花镇鹿坪社区的天空中,无人机宛如勤劳的小蜜蜂,载着外卖穿梭其中,将一杯杯香浓的咖啡、一份份美味的美食准确无误地送至每一位买家身旁。

翱翔成都天空:低空经济“+”出无限可能

▲无人机正在配送咖啡 资料图

中国(成都)低空经济研究院院长朱克力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专访时指出,低空经济是一种极具融合性的业态。在上游,它带动了航空制造、新材料等传统产业的创新与升级,促使这些产业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提升产品质量;在下游,它催生了低空物流、低空文旅、航空应急救援等一系列新兴业态,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实际上,所谓的“万亿产业”并非仅仅来自“低空”本身,而是来自“低空”所能撬动的众多产业的总和。“低空 +”的“ +”号后面蕴含着多大的想象力,“低空”就能为经济发展带来多大的驱动力。而成都,已经率先开启了这场关于“低空 +”的挖掘与探索之旅。### “低空 +”,成都“ +”了什么?“今年的赏花季活动,我们精心推出了 3 条独具特色的低空赏花专线。来金堂赏花的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适合的航线,搭乘固定翼飞机或直升机冲上云端,俯瞰那万亩花田与沱江山水相互映衬的壮丽美景。”成都淮州机场低空文旅推荐官李昶昀在向红星新闻记者介绍航线时,机场航道上不时有飞机载着兴奋的游客冲上云霄。这是金堂县围绕“低空 + 文旅”打出的一记漂亮的“组合拳”。“春韵淮州”“桃醉金海”“花乡橘韵”这 3 条赏花飞行专线各有千秋,它们通过独特的空中视角,巧妙地串联起了金堂的核心文旅地标,为游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旅游体验。

翱翔成都天空:低空经济“+”出无限可能

▲成都淮州机场,游客参加飞行体验 资料图

事实上,“低空 + 文旅”与“低空 + 物流”是现阶段最能让大众快速参与和体验低空经济的商业场景。除了开通赏花飞行专线之外,李昶昀还透露,成都淮州机场还与顺丰展开了深度合作,开通了成都到重庆的低空物流专线,专门用于运送快递物流,为物流行业带来了新的变革。“淮州机场规划了 5 个‘低空 +’重点发展领域。”李昶昀介绍道。除了“低空 + 文旅”与“低空 + 物流”之外,还包括“低空 + 智造”“低空 + 职教”“低空 + 应急”。其中,“低空 + 智造”涵盖了各类飞行器的研发、测试等环节,致力于推动航空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低空 + 职教”领域主要开展无人机飞手、私人飞行执照培训等工作,为航空产业输出专业的技能人才;而“低空 + 应急”则着重发展航空应急救援等业务,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支持。“低空 +”的场景集成,并不局限于金堂一地。在一个普通的工作日上午,红星新闻记者在四川成都彭州市大山深处的“天空之眼”无人机试验基地,通过外卖 APP 点了一杯咖啡。仅仅 25 分钟后,一架无人机就稳稳地降落在门前平台上。打开货箱,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静静地躺在里面,让人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便捷。在“天空之眼”,百余家无人机及其关联企业纷纷入驻。每天,这里都有各类无人机来回穿梭,有条不紊地完成一系列测试任务和场景运营。

翱翔成都天空:低空经济“+”出无限可能

▲成都彭州天空之眼无人机试验基地

据“天空之眼”运营方四川翔彭智航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续红介绍,目前,“天空之眼”拥有 9 个试飞场地,并且开辟了包括农林植保、森林防火、河道巡检、血浆配送、水体采样等多种应用场景。其中,物流应用场景已开通 56 条航线、48 个站点。以“无人机配送”航线为例,计划在今年内新增 15 条航线,覆盖景区、民宿、露营等点位,业务范围涵盖快递、送药、订花、应急等多元服务,不断拓展着低空物流的边界。### “低空 +”,想象的边界在哪?电子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教授、成都市航空航天产业联盟秘书长李辉认为,“发展低空经济,场景是根本、空域是关键、技术是支撑、法规是保障、安全是底线,最为重要的是要飞起来。”在成都,专属飞行空域为低空经济的“飞起来”提供了坚实的产业要素,让“低空 +”一词的后面链接了更为广阔的想象力。场景丰富的彭州,拥有得天独厚的空域优势。早在 2022 年,“天空之眼”就开始运营。作为国家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它拥有半径 5 公里、海拔 1200 米的专属飞行空域,覆盖山地、城市、农林等多元测试场景。目前,这里已吸引了 140 余家无人机研发、物流、巡检等领域企业入驻,形成了全国领先的低空经济产业集群。金堂同样具有独特的优势。2024 年 11 月,成都通用机场公司完成了成都淮州机场全场景低空空域(航线)试飞工作,并正式发布了成都淮州机场《空域使用规则》,标志着国内首个阶梯式低空空域正式投入使用。新空域共有文旅空域、个人娱乐空域等 6 种,为后续低空产业布局的场景应用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有了空域的有力支持,低空经济“飞起来”便不再是难事。也正因如此,成都开始深入探讨“怎么飞”“飞去哪”的问题,试图用丰富的场景撬动广阔的市场。实际上,除了开发旅游航线、开通低空物流外卖、开展飞行器智造研发等场景之外,成都还在为“低空 +”赋予更大的想象力。

翱翔成都天空:低空经济“+”出无限可能

▲成都彭州磁峰区域布局的无人值守系统和固定翼无人机

“天空之眼”基地负责人周小明表示,今年,基地正在联合有关部门以及飞行器研发企业,以彭州市为试点,探索打造低空政务服务专线和低空政务综合服务平台。“我们将在城市中布局多个机库和无人机,形成一张严密的大网,以完成环境监测、安全巡查、数据采集等政务服务,探索以低空经济赋能智慧治理。”不仅如此,周小明还透露,基地已经与一家飞行汽车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正为其打造新的试飞测试营地。当产品进入投用阶段后,基地将推动其产品在成都的露营区进行试点运营。“可以想象一下,游客坐着飞行汽车,从营地的一个山头,飞向另一个山头……”这无疑为未来的旅游体验带来了无限的遐想。### “低空 +”,怎样才能 + 更多?场景是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牵引,这已成为各地发展低空经济的一项共识。成都市交通运输局低空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成都市已围绕“低空 + 文旅”“低空 + 物流”“低空 + 职教”“低空 + 应急”等领域,形成了 14 个应用场景,开通了 71 条航线。下一步,成都市将大力推动应用场景进学校、进园区、进企业等,进一步拓展低空经济的应用范围。

翱翔成都天空:低空经济“+”出无限可能

▲去年 10 月,AE200 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验证机在成都完成公开演示飞行

国家低空经济融合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业务总监雷利军认为,应用场景是发展低空经济的基本驱动力,是牵引低空经济发展并产生辐射带动作用的根本要素。他建议成都在低空经济“飞起来”的前提下,在试点区域打造场景集群,以场景创新推动制度建设和基础设施的完善,最终打造“超级场景”,即城市级的空中管理系统。雷利军分析指出,应用场景驱动本质上是需求驱动,可通过应用场景牵引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和综合服务等产业。此外,在场景创新过程中,精准有效的供需联动至关重要。他建议,在场景机会打造中,结合城市经济发展需求并通过充分梳理,可提供一些可开放或开展试点的低空经济领域应用场景需求。打造场景机会的主体包括相关市级部门、区(县)政府,行业龙头企业,国有企事业单位等,释放的场景机会条件涉及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的采用,具备开放应用场景的条件,能够解决特定问题、满足特定目标或带来实际效益的场景。中国低空经济联盟执行理事长罗军则认为,低空经济无论载人还是载物,应用的推进一定会很快,而且刚需客观存在。比如在物流方面,他预测,成都市区首期或将规划建设至少 500 个飞行服务站点,各区(市)县内部,及区(市)县与区联通的飞行服务站点至少在 800 个以上,基本形成全市低空交通一张网,通过任何一个站点可以轻松实现空中出行。在载人方面,成都市域内或城际之间未来都会开通航线。在细分应用领域方面,以成都为核心,未来将建立起辐射全川的医疗应急低空服务网络,进行血液、药品甚至危重病人的中转。

翱翔成都天空:低空经济“+”出无限可能

▲罗军

“未来,天空会很忙碌。”罗军表示,但一定要加速完善基础设施和飞行保障条件,这样一来,这些应用场景的实现就指日可待了。

本文全面展示了成都低空经济在 2025 年的发展成果与探索实践。成都以“低空 +”模式为核心,在文旅、物流、智造、职教、应急等多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并拥有独特的空域优势。同时,各方对成都低空经济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和展望,强调了场景创新、基础设施完善和供需联动的重要性。随着相关条件的不断优化,成都低空经济有望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实现万亿级产业的腾飞。

原创文章,作者:Nerit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3550.html

(0)
NeritaNerita
上一篇 2025年3月23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