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中国经济年初的强劲表现,详细阐述了多家国际机构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的情况,深入分析了上调原因,并着重介绍了中国为提振消费推出的专项行动方案及其成效,同时引用多家外媒报道,展现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的关注和积极评价。
在2025年开年之际,中国经济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强劲态势,这一良好开端为全年的经济增长筑牢了坚实基础。据《南华早报》3月24日的报道显示,多家国际机构近期纷纷上调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这无疑是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投下的信任票。
《南华早报》报道截图
国际知名投行摩根士丹利发布的最新预测引发了广泛关注。该机构认为,中国2025年的GDP增长率将达到4.5%,相较于此前的预测大幅上调了50个基点。摩根士丹利在报告中指出,中国经济“强于预期的起点”以及资本支出的显著增长,是促使他们做出这一上调决定的主要因素。
事实上,在此之前,汇丰银行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也已经先后上调了对中国经济的预期。汇丰银行将中国经济增长预测上调至4.8%,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3月17日发布的经济展望中,预测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1%,同时将中国2025年的增长率预期上调至4.8%。
汇丰银行在其研究报告中强调:“政府进一步加大了支持经济增长的力度,特别是在提振国内消费方面出台了更为有力的政策,再加上好于预期的经济活动数据,这些因素共同促使我们对中国经济增长持更为积极的态度。”
众多分析人士认为,国际机构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与中国国内消费的有效提振密切相关。近期,中国推出了《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这一举措旨在巩固经济增长势头、激发消费市场的活力。外媒对此给予了高度关注,认为这是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关键一步,中国政府多管齐下的战略充分体现了其提振消费信心的坚定决心。
《方案》中一共推出了三十条具体措施,这些措施广泛涵盖了消费、就业、养老、医疗、教育等多个重要领域,全面回应了工资收入、股市、育儿等民众关心的具体问题。通过打出政策“组合拳”,旨在增强民众的消费信心和意愿。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中国政府将2025年的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5%左右”,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就在于有效提振国内消费。报道还指出,中国推出了一项旨在提振国内消费的“特别行动计划”,该计划涉及提升居民收入、建立育儿补贴制度,以及扩大“以旧换新”计划等多个方面,其核心目的是通过提升国内消费来推动经济增长,减少对出口的依赖。
英国经济研究机构凯投宏观经济学家黄子春(音)表示,中国官方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的零售销售额同比增长了4.0%,略高于预期水平。这一数据表明,中国实施的财政刺激措施可能已经开始显现出积极效果。
美国彭博社报道截图
美国彭博社的报道称,中国在提振消费方面的行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消费者的情绪得到了显著改善。德意志银行的最新调查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根据德银发布的报告,在本季度接受调查的受访者中,约有54%的人表示他们感觉自己的财务状况比一年前更好,这一比例明显高于2024年的平均值44%。此外,预计未来一年收入增加的受访者比例升至60%,并且这已经是连续第二个季度上升。这些调查结果充分表明,中国在提振家庭信心和消费方面的行动正在取得越来越多的积极成果。
彭博经济分析师评价道:“继中国提出实施更有力的提振消费需求措施后,《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是中国采取的又一重要举措,这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政府正在积极解决关键的瓶颈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旨在稳定收入并减轻育儿、医疗和养老负担的重要举措。”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报道称,中国政府出台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旨在通过扩大内需、增加收入、优化投资渠道等综合措施来提振消费。该方案表明政府正在着手解决阻碍消费的深层结构性问题,为消费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中国经济年初的强劲表现赢得了国际机构的广泛认可和信心,纷纷上调增长预期。同时,中国政府推出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等举措,从多方面发力提振国内消费,且已取得了初步成效,消费者情绪显著改善。这一系列积极因素共同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注入了强大动力,有望助力中国实现2025年的经济增长目标。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Gaie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6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