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佛山顺德的机器人产业,详细介绍了顺德机器人在各类展会的亮眼表现、核心企业的技术突破,深入剖析了产业发展背后的生态优势,包括完整的产业链布局和对人才的重视,还阐述了其与两大4000亿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以及在新旧动能转换中的重要作用。
在顺德的城市版图中,地标金凤凰熠熠生辉,它仿佛见证着这片土地上两大4000亿产业集群与AI碰撞出的奇妙火花,一场产业共振正在这里激情上演。
机器人产业,已然成为佛山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关节”,推动着城市产业的转型升级。
这几日,在第26届ITES深圳工业展的舞台上,一款来自广东佛山顺德企业增广智能自主研发生产的“磁悬浮平面机器人”惊艳亮相。它宛如一个打破常规的先锋,颠覆了传统“流水线”生产模式。这个神奇的“魔毯”,就像是一条会自动运行的产线,在生物医疗、半导体、真空搬运等制造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几天后,另一家顺德企业嘉腾机器人也将带着融合了新技术新突破的“搬运机器人们”,踏上德国汉诺威等展会的国际舞台。结合AI技术,这家企业前不久成功研发出一款UGV无人地面车,它宛如一个力大无穷的“钢铁侠”,可负载70吨货物进行自动驾驶,还能实现厘米级定位,精准度令人惊叹。
“魔毯”“无影脚”、悬浮机器人、单臂无人叉车……在人工智能的时代浪潮下,佛山顺德的机器人们不仅在行业内成功“出圈”,其可落地的应用场景也如同繁星般广泛。数据显示,顺德工业机器人运营产量占据全国总量的6% ,并且早已实现了“机器人制造机器人”的先进生产模式。除了整机之外,国内国际诸多领先品牌机器人身上的关键部件,都源自顺德这片充满创新活力的土地。
那么,机器人产业为何能在顺德这片土地上蓬勃发展,“跑出”加速度呢?
赛道:机器人的本体、关节和眼睛,顺德企业的“黑科技”
“美的具身智能团队聚焦人形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包括减速机、电机、传感器、控制器,目前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进展。人形机器人的整机也已在内部进行测试。”近日,作为广东机器人“七剑客”之一的美的集团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布局和最新进展备受瞩目。美的集团副总裁兼CTO卫昶透露了美的具身智能发展的最新进展和发展策略。
在人形机器人赛道上,顺德可谓是早早入局。2024年2月,创立于佛山顺德的天太机器人发布了全球首款仿人脊柱功能通用型人形机器人。这款机器人开放了软硬件接口,就像是一个开放的“智慧平台”,供第三方合作方进行二次开发和训练,使机器人能够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今年底,这家企业主导起草的相关行业标准,也将正式对外发布。
天泰机器人的“邻居”增广智能同样诞生于顺德这片创新热土。这家企业拥有两大核心技术及产品,其一就是磁悬浮“魔毯”,该系统突破了多项平面电机核心技术,成为国内首创的6D平面磁悬浮输送线。其二是精密力控系统,它相当于工业机器人的手掌和手指,是目前国内乃至全球先进的闭环力控技术。
去年,奥比中光在顺德容桂3D视觉感知产业智能制造基地正式投产。这家企业专注于研发和生产“机器人的眼睛”。其自主研发的3D视觉芯片及3D视觉传感器已被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消费电子、智能家居等行业,在中国服务机器人领域市占率超过70%,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本土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拔节生长,新的“朋友圈”也在加速集聚,而这背后的关键因素,正是生态。
布局:“为制造业服务的制造业,先进到一定程度就是机器人”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佛山拥有机器人相关企业3000多家,形成了“核心零部件 – 机器人本体 – 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链布局。2024年,机器人及相关产业营收约600亿元,展现出强大的产业实力。
其中,顺德工业机器人产量成绩斐然,工业机器人运营产量占全国总量的6%,并早已实现“机器人制造机器人”。除了整机之外,国内乃至国际诸多领先品牌机器人身上的“关节”“小脑”和“眼睛”,都来自顺德,彰显了顺德在机器人产业领域的核心地位。
在顺德,不同镇街都有着各自的机器人产业亮点。杏坛高新区有嘉腾、陈村有隆深、北滘有库卡、容桂有奥比中光、伦教有银星智能、勒流有天太机器人……不仅如此,在北滘大族园区,还形成了“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产业集群效应,大大提高了产业的协同效率。
“一个制造业极度发达的地区,必然要匹配为制造业服务的制造业,而这种为制造业服务的制造业先进到一定程度,就是机器人。”顺德区经济促进局相关负责人感慨道,“这些企业诞生在顺德、成长在顺德是理所应当、势所必至。”
这种集聚效应正在进一步释放强大的发展动力。
据了解,目前顺德还在不断谋划推进机器人产业发展。在全力推动北滘机器人谷智造产业园建设的同时,顺德还正规划建设云鹭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启动区,为产业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产业生态不仅体现在企业和创新环境上,更在于人才的汇聚。
“增广智能是一家在顺德几十年深厚制造业的底蕴里,茁壮成长的代表。”增广智能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创始人是90后,毕业于顺德一中。2018年创业以来,创始人带领一支具有强创新能力的技术人才团队,致力于推动工业自动化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进程,专注于平面磁悬浮智能输送系统、精密运动控制技术及电动执行器的研发与产业化。
“最重要的就是人才,如果没有一流的人才,很难做出一流的创新。所以,我们对人才非常重视,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人才,在集团内部培养优秀人才。”卫昶说。
发展:两大产业集群的“下半场”
“新芽”和“大树”与AI双向奔赴
“美的不是选择这个时候入局,我们很早就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布局;成立AI研究院和对具身智能的研究也很久。我们看好人形机器人这个赛道,同时也在聚焦什么样的应用能在短期落地,什么样的应用需要长期布局。”卫昶表示。
包括美的在内,在家电机器人化领域,很多顺德企业已落地实践,包括云米、德尔玛和新宝等企业,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顺德拥有两大支柱产业,其中高端装备产业规模近4000亿,家电产业规模超4000亿。这些产业与机器人产业紧密相关,为机器人发展提供了丰富应用场景和坚实产业基础。
前不久,国内一款备受关注的人形机器人脱颖而出。这款人形机器人绝大部分零部件由企业在顺德自主研发制造,充分利用了当地家电产业的深厚底蕴,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提升了产品稳定性与适配性。
“当高端装备制造业遇上AI,就是工业机器人。当家电产业遇上AI,就是消费和人形机器人。”顺德区经促局相关负责人如此形象地比喻。
从工业机器人到智能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在人工智能浪潮下,顺德机器人产业的长期布局,与顺德两大4000亿集群转型方向同频共振,奏响了产业协同发展的美妙乐章。
当前,佛山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期,大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布局“三箭齐发”。
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顺德目标明确,到2027年规上工业企业100%实现数字化转型、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75%;实施人工智能赋能工业企业行动,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60%。
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顺德区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机器人、新一代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新领域新赛道政策供给,推动“新芽成大树”。
在这场“新芽”和“大树”的双向奔赴中,机器人产业也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关节”。
本文详细介绍了佛山顺德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现状,包括企业的创新成果、产业生态的构建、与两大4000亿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以及在新旧动能转换中的重要作用。顺德机器人产业凭借完整的产业链、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对人才的重视,在人工智能浪潮下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未来有望在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Ambitiou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6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