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国家卫生健康委3月19日新闻发布会的相关内容,主要围绕春季诺如病毒感染的症状、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以及对一些常见说法的解答等方面展开。
3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了一场重要的新闻发布会。此次发布会聚焦时令节气与健康的相关情况,并且安排了答记者问环节,旨在为公众提供更专业、更全面的健康信息。
提问:春季是诺如病毒感染的常见时期,大家都十分关心感染后的主要症状有哪些,以及该如何进行有效的预防。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 常昭瑞:
进入3月份,诺如病毒依然处于流行的高峰期。当人体感染诺如病毒后,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呕吐和腹泻。除此之外,还可能会出现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以及肌肉酸痛等一系列不适症状。诺如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粪口途径,其传播方式多种多样。比如,食用了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直接接触了患者的吐泄物;间接接触了被污染的环境和物体表面;甚至吸入含有诺如病毒的气溶胶,都有可能导致感染。
为了有效预防诺如病毒感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勤洗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特别是在餐前、便后、加工食物前以及外出回家后,一定要做好手部清洁。建议使用肥皂或者洗手液,用流水冲洗20秒钟以上,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去除手部的病菌。
二是要注意饮食安全。在饮食方面,我们要格外谨慎。不要喝生水,尽量选择喝开水或者瓶装水。食用蔬菜和水果前,要彻底洗净,去除表面的污垢和细菌。在烹饪加工食品时,要做到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确保我们吃的食物要煮熟煮透,尤其是食用贝类产品时,更要保证其熟透。外出就餐时,要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餐厅,降低感染风险。
三是要做好居室日常清洁和通风。我们要确保居住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定期对居室进行全面清洁。同时,要保证厨房餐具的清洁,及时处理垃圾,防止细菌滋生。此外,还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
四是做好规范消毒。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人出现了胃肠炎症状,我们要对其呕吐物和排泄物进行规范处理。对被污染的环境和物体表面,要用含氯消毒剂进行彻底消毒。对于门把手、马桶按钮以及卫生间这些接触频繁、容易被病毒污染的区域和部位,要定时进行消毒,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
五是如果感染以后,尽量要居家休息。一旦感染了诺如病毒,患者要尽量居家休息,减少与他人的密切接触,避免将病毒传播给他人。对于特殊岗位的从业人员,比如厨师、育婴员以及外卖快递员等,在患病期间不要带病上岗,以免造成更大范围的传播。
学校和托幼机构这些人群聚集场所是诺如病毒高发场所,要落实好日常防控措施。学校和托幼机构要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及时发现患病学生。落实因病缺勤追踪和疫情报告制度,确保能够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同时,要确保食品和饮用水安全,定期做好对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规范处理呕吐物,这也是防控诺如病毒的重要环节。此外,还要做好诺如病毒防控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师生应对诺如病毒防控的意识和防控能力。
提问:有人说感染诺如病毒之后可以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也有人说感染一次之后就不会再感染了,请问这些说法是否正确?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 常昭瑞:
感染诺如病毒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疗的说法是不正确的。诺如病毒胃肠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抗生素是针对细菌感染的药物,对病毒感染并没有效果。诺如病毒感染属于自限性疾病,一般2 – 3天后患者可自行康复。大多数病例症状较轻,只需要进行对症治疗即可。对于少数有脱水症状的患者,则需要进行补液治疗,必要时可以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由于诺如病毒是一种具有高度变异性的病毒,存在多种基因型和变异株。人体感染某一型别的诺如病毒之后,对其他型别的诺如病毒感染保护作用有限。此外,感染诺如病毒之后产生的免疫保护作用持续时间比较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免疫力会逐渐减弱。因此,感染诺如病毒之后还可能再次感染。就像前面提到的那样,预防诺如病毒感染的关键环节是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以及饮食和饮水卫生等。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上关于春季诺如病毒感染的相关内容,包括感染后的症状、传播途径、预防措施,还对使用抗生素治疗和感染一次不再感染的说法进行了纠正。强调了保持良好个人卫生、饮食和饮水卫生对于预防诺如病毒感染的重要性,同时指出学校和托幼机构等场所要落实防控措施。
原创文章,作者:Gaie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4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