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展开,聚焦“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携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主题对话中复旦大学彭希哲教授对中国银发消费特征和未来前景的阐述,介绍了银发经济的特点、市场前景及具成长性的产业赛道。
3月25日至3月28日,以“在世界变局中共创亚洲未来”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正在海南博鳌火热召开。此次盛会汇聚了众多行业精英和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亚洲地区在当前复杂多变的世界局势下的发展方向。
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成为全球重要议题的大背景下,推动人口红利向银发红利转变,已成为经济领域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战略选择。3月27日下午,博鳌亚洲论坛特别举办了“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携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主题对话。复旦大学资深教授、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院长彭希哲参与了此次对话,并针对中国银发消费的特征和未来前景等问题发表了深刻见解。
彭希哲教授指出,与汽车、半导体等传统行业不同,银发产业具有独特的综合性经济类型。它有着明确的目标指向,主要针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以及备老人群。同时,强烈的公共经济性质和动态性也是银发经济区别于其他产业的重要特征。这种公共经济性质体现在它与社会福利、公共服务等紧密相连,而动态性则反映在随着老年人需求的不断变化和社会发展的推进,银发经济也在持续演变。
谈及银发经济未来的市场前景,彭希哲教授认为这与中国庞大的老年人口规模密切相关。“中国目前拥有3.1亿老年人口,占世界老年人口总数的24%。即便未来中国总人口在世界总人口中的比重可能会有所下降,但在接下来的五十年里,中国老年人口的比重将始终保持在1/4左右。”如此庞大的老年人口基数,为中国银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意味着中国的银发经济市场有望发展成为一个规模巨大的产业。
庞大的老年群体也使得中国的银发消费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不同地区的老年人由于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的差异,有着不同的消费需求;不同教育水平的老年人在消费观念和消费偏好上也存在明显区别;不同收入水平的老年人则在消费能力和消费选择上有着各自的特点。这种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为银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那么,在众多的银发经济赛道中,哪些更具成长性呢?彭希哲教授给出了三类具有潜力的产业。首先是与活力老人相关的产业,如教育、娱乐、旅游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希望通过学习新知识、参与娱乐活动和旅游来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其次是与新的科学技术发展相关的产业,例如智能机器人和各种智能穿戴设备。这些科技产品可以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和安全保障。最后是与健康相关的产业,包括各种防止衰老、延缓衰老的生命科学和医学产品。随着人们对健康和长寿的追求,这类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本文通过介绍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中关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主题对话,阐述了复旦大学彭希哲教授对中国银发经济的观点。指出银发经济具有综合性、目标指向性、公共经济性质和动态性等特点,其市场前景因庞大的老年人口规模而广阔,且银发消费呈现多元化。同时,还点明了教育娱乐旅游、科技相关、健康相关三类具成长性的产业赛道,为关注银发经济的各方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原创文章,作者:Edwa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6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