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遭遇寒潮暴雪的危急情况下,边境派出所民警们紧急出动,成功救助被困群众和牲畜、疏通道路的英勇事迹,展现了民警们的责任与担当,以及他们在恶劣环境下对生命的守护。
3月11日17时47分,一阵断断续续的抽泣声从电话那头传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嵯岗边境派出所的接警电话急促响起。电话里,报警人李娜带着哭腔喊道:“你们快来啊!车陷住了,两个孩子在发抖!”
原来,当天李娜带着两个五六岁大的孩子,心急如焚地要去给老人送降压药。然而,当她驾驶着车辆行驶在301国道上时,一场意外突如其来。由于当时能见度极低,汽车一头撞上了护栏,随后便陷在了厚厚的雪中。更糟糕的是,车门因撞击变形无法打开,而且车辆逐渐被大雪覆盖。李娜心有余悸地回忆道:“车内温度一直在下降,玻璃都被冻住了。”那冰冷的寒意仿佛至今还残留在她的身上。
此时,寒潮正以迅猛之势席卷整个呼伦贝尔市。空旷地带瞬时风力突破了9级,气温急剧跌至零下30摄氏度。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积雪以每分钟2厘米的速度堆积,最深的地方达到了1.5米,边境公路几乎全被厚厚的积雪覆盖,整个世界仿佛都被冰雪封印。
民警刘军等人拿着警用探照灯,毅然冲进了这肆虐的大雪中。在漫天风雪中艰难地搜寻着,终于发现了李娜那车身倾斜的车辆。透过车窗,可以看到车内的李娜用自己的羽绒服紧紧裹住两个孩子,她的双手不停地反复刮擦着车窗上的冰层,试图留下求救的信号。
情况危急,民警们迅速行动起来,果断打碎车窗,将李娜和两个孩子接上了警车,然后迅速返回派出所。然而,刘军没顾得上休息片刻,又和同事们再次翻身钻入了风雪中,奔赴下一场救援任务……
和李娜一样等待救援的,还有蒙古国司机巴图陶格陶。当暴风雪来临的时候,他正计划前往阿日哈沙特口岸送货。但不幸的是,他的车在新巴尔虎右旗境内的331国道被积雪困住。12日凌晨2时左右,巴图陶格陶的手机电量仅剩下8%,而户外气温已经降至零下33摄氏度。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他将自己的定位发给了民警。
“带上热水、破冰工具!”接到报警后,宝格德乌拉边境派出所教导员赵福贵抓起两个保温壶,毫不犹豫地驾车钻入了雪幕中。3时左右,警灯终于照到了一辆被积雪掩埋过半的白色面包车。面包车内,巴图陶格陶裹着棉袄,身体却仍止不住地颤抖,车门被冰霜封得严严实实。
赵福贵跳下车,拿起铲子,奋力清除掩埋车轮的积雪。“动了!”随着民警们在暴风雪中无数次挥铲,轮胎与路面摩擦发出尖锐的声音,面包车猛然向前蹿出半米,终于缓缓开动了。
在这场持续近20个小时的紧急救援中,呼伦贝尔边境管理支队累计出动警力200余人。他们争分夺秒,转移安置群众216人,疏通道路87公里,还救助了1200余头(只)牲畜。至13日凌晨,当地道路积雪基本清除,交通恢复通行。
风雪过后,李娜再次来到边境派出所,满怀感激地向民警们表达谢意。两个孩子更是把警察叔叔称为“超人”。巴图陶格陶的面包车载着货物出境回国,走之前,他把一封连夜书写的感谢信交到民警手中,信中写道:“你们不仅是警察,更是草原上的英雄。”
本文通过讲述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边境派出所民警在寒潮暴雪天气中对被困群众和司机的救援行动,展现了民警们在恶劣环境下不顾自身安危、坚守岗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他们的英勇行为保障了群众的生命安全和道路的畅通,赢得了群众的赞誉和感激,彰显了人民警察的责任与担当。
原创文章,作者:Weav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