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3月27日云南省全面深化改革专题新闻发布会展开,详细介绍了省委改革办、省商务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医保局、省生态环境厅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相关工作情况及成果。
3月27日,一场备受瞩目的云南省全面深化改革专题新闻发布会在云南海埂会堂盛大举行。省委改革办、省生态环境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省医保局等相关部门齐聚一堂,向公众介绍推进我省全面深化改革的相关工作情况,并认真回答了记者们的提问。
省委改革办:精心谋划326项改革举措
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以来,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迅速行动,及时制定了省委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的意见和重要举措分工方案。经过深入研究和细致规划,提出了326项改革举措及其分工方案。这些改革举措明确聚焦于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做大做强国企民企、文旅产业升级、完善流通体制、壮大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绿色低碳发展、民生建设、边疆治理等9个关键领域,为我省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清晰的方向。
今年,我省将集中精力推进15项重大改革任务和10项重要改革试点。其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旅居云南建设等项目备受关注。为确保改革任务能够落地见效,我省实施了“分管省领导领衔推动落实机制”和“月度梳理、季度通报、年度盘点”的工作模式。
省委改革办也将发挥重要的统筹协调作用,督促各责任单位严格按照时间表和任务图推进落实。同时,加强对重大改革问题的调查研究,密切跟进改革举措的落实情况,及时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此外,省委改革办还将主动参与起草重大改革方案,将研究成果切实转化为有效的改革措施。并且充分发挥改革考核指挥棒的导向作用,倒逼责任单位和地区如期高质量完成改革任务。
省商务厅:口岸建设与贸易服务双提升
云南紧紧围绕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这一重要目标,省商务厅积极行动,全力推进智慧口岸重点项目建设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通过这些举措,全面提升了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有力地助力了口岸经济的蓬勃发展。今年,省商务厅将重点聚焦项目建设,以促进口岸功能的进一步完善。
磨憨、河口、瑞丽等重点枢纽口岸将更加有效发挥促产业园区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其中,磨憨公路口岸的货运车辆日通行能力将实现大幅提升,从原来的600辆/次提升至2000辆/次以上,并且确保与中国坝洒—越南巴刹红河界河公路大桥同步投入使用。同时,还将重点推动瑞丽姐告、丙冒查验货场、畹町口岸芒满通道旅检楼项目在年内顺利完工。
为了进一步提升口岸的智能化水平,省商务厅将加快建设省级智慧口岸运行管理联合调度指挥中心,优化提升磨憨、河口、瑞丽、猴桥、孟定清水河等6个智慧口岸的功能。在总结建设和应用成效的基础上,积极争创全国智慧口岸示范标杆项目。此外,还将加快推进河口无人驾驶智慧口岸建设,推动猴桥口岸货运车辆数据实现跨境合作。
为了破解小微企业“出海”难题,省商务厅在今年1月创新组建了“云企出海联盟”。在短短2个月内,先后组织240余家企业赴境外参展办会21场次。同时,创新搭建国际市场开拓政策资金兑付平台,将资金审核节点从9个压缩至3个,资金兑付周期从近1年大幅缩短至30日内。
省交通运输厅:民航与物流发展成果显著
省交通运输厅聚焦民航强省和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的目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24年,全省15个民用运输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了7144万人次,在全国排名第六。昆明长水机场改扩建工程正在加快建设,建成后设计容量将达9500万人次。昭通、红河蒙自机场新建、迁建及丽江、西双版纳、大理等5个支线机场改扩建项目也在加快实施,元阳、楚雄等机场的前期工作正有序推进。
在全国率先推出全省通程联运航班“全网全通全开放”,为中小机场协同发展贡献了独具特色的“云南方案”。云南企业出海首座BOT模式国际机场——暹粒吴哥国际机场,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
2024年水富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713.1万吨,同比增长58.63%;铁水联运20743标箱,增幅达125.61%。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政策减免车辆通行费47.41亿元,收费公路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免费政策减免车辆通行费16.76亿元,新能源货车通行费优惠政策减免通行费124万元。鲜活农产品在中老泰口岸通关时间仅需一个小时。
目前,已开通国际道路客货运输线路32条,覆盖越南6省(市)和老挝10省(市)。开行中老泰多式联运“一单制”国际货运列车,货运成本降低4000元/柜,运输时间缩短为3天。中老铁路开通以来累计发送旅客超4500万人次,发送货物超5000万吨。
省医保局:暖心政策关爱“一老一小”
全省医保系统连续两年实施服务“一老一小”专项行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助力“一老”方面,退休人员普通门诊报销比例比在职职工高10个百分点;70岁以上退休人员在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费用报销不低于80%。昆明市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国家试点,4年多来累计有2.55万人次享受到了长期护理保险待遇。
在关爱“一小”方面,大力推行生育费用在定点医疗机构直接联网即时结算,生育保险的待遇核定与支付实现了“即申即享”“跨省通办”和“全程网办”。积极推进辅助生殖治疗性项目纳入医保报销,将脊髓性肌萎缩症等儿童疾病、罕见病纳入全省门诊特殊病管理。推动实施新生儿落地即参保,实现线上和线下全年度“无障碍”及时参保缴费,待遇“即时享”“直接报”。2024年以来,全省新生儿出生即参保44.23万人次,享受待遇142.53万人次,医保基金报销10.1亿元。
此外,人工耳蜗集采价格降至4万至5万元,3月以来已有13人受益,人均负担降至约2万元。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等9个州(市)的17家医院已进行采购备货。
下一步,我省将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新增“安宁疗护”“免陪照护”等医疗服务项目,将镇痛分娩项目纳入医保报销,持续为“一老”提供优质服务,助力“一小”健康成长。
省生态环境厅:生态文明建设再创新高
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24年我省出台了一系列重要制度文件,进一步健全完善了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在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我省结果位居全国前列。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9.1%,细颗粒物浓度为20.5微克/立方米,均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六大水系出境跨界断面水质和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100%达标。
作为长江经济带首个出台《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的省份,我省划定了1178个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单元,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8178条,构建了覆盖全域的管控体系,为发展明确了“底线”、划定了“边框”。
通过“小切口大环保”的方式解决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公众满意度达到了93.87%,连续8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下一步,省生态环境厅将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措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筑牢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推动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任务得到有效落实,推动美丽云南建设迈上新台阶。
本文介绍了云南省全面深化改革专题新闻发布会的情况,各部门围绕不同领域提出众多改革举措并取得一定成果。省委改革办规划多项改革任务,省商务厅提升口岸能力和服务,省交通运输厅在民航和物流方面成效显著,省医保局推出惠民政策关爱“一老一小”,省生态环境厅完善制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这些改革举措将持续推动云南各方面的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Edwa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6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