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医院举办的“善爱·共生”系列公益艺术展第一季的相关情况,包括展览背景、活动意义、参与人员、艺术作品特色以及展览所营造的共生之境等内容,展现了艺术与医学的融合以及公益善举对生命的关怀。
Thur. 03 27
“善爱·共生——瑞金医院公益艺术展第一季”于二月拉开帷幕。
此次展览主题为“花画共赏 · 善爱共生”,有着“在花园建瑞金,在画室见瑞金”的美好寓意。春日里的瑞金医院,樱花如雪般飘落,郁金香织就了五彩锦缎,在这盎然生机中,一场名为“共生之诗·雕塑季”的艺术展览缓缓启幕。
这是瑞金医院“善爱·共生”系列公益艺术展的重要活动之一。与传统艺术展在封闭空间布展不同,此次展览将十余件雕塑、油画作品巧妙地安置于草坪上、花丛中、大厅里。这些作品与自然亲密交融,仿佛与自然一同呼吸,也与患者同悲同喜。这场由瑞金医院联合艺术家们共同发起的公益活动,以艺术作为媒介,重新定义了医疗空间的人文边界,让“善爱”与“共生”成为治愈生命的双重药引。
公益为媒
118年来,瑞金人始终坚守“广博慈爱、追求卓越”的初心,秉持着践行公益善爱的坚定信念。无论是在临床一线、社区中心,还是在边疆地区、对口帮扶医院,亦或是患者需要的任何地方,瑞金人都送去了温暖与希望。此次瑞金医院公益艺术展,无疑是医院践行公益理念的又一重要举措。
中国工程院院士、瑞金医院院长宁光在致辞中深刻阐述了医学与艺术的共生关系。他指出,医学本身就是艺术的一种表达,外科医生如同画家一般以绘画规划手术路径,内科医生则用逻辑书写着生命的篇章。他强调,艺术家与医生是“有缘之人”,他们有着共同的理念,所有追求人类健康与美好心灵的努力终将相遇,所有构建善爱与共生的纽带终将相联。
宁院长还表示,医院不应只是痛苦之地,而应该成为传递幸福的场所。瑞金医院将持续拓展艺术空间,让医术与艺术和谐共生。让医院成为培育善心、播撒善爱的地方,这种探索,既是医学人文精神的生动诠释,也是实现“共生”理想的重要实践。
本次活动汇聚了医院领导、艺术家、公益捐赠人以及诸多文化艺术界的善爱人士,他们共同见证了艺术与医学的深度融合。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强,著名雕塑家、上海油画雕塑院原院长陈古魁,著名作家毛尖共同与医院领导一起为艺术展揭幕。
毛尖教授谈及AI对医疗的影响时表示,即便未来医生可能被替代,但瑞金医院不可替代。她认为,瑞金不仅凭借精湛的医术立足,更以独特的“医院伦理”践行人文关怀,将救死扶伤升华为医患共生的友善春风,这恰是AI无法复制的“千金良方”。
此次雕塑季的公益展由策展人祝羽捷精心策划。她介绍说,此次展览以雕塑为媒介,将艺术疗愈理念付诸实践。通过这些作品,可以转移患者的病痛焦虑、抚慰他们的心灵,同时也为医护人员营造了一个疗愈场域。展览以“共生”为核心,打破学科边界,重构医院美学,传递善爱的温度。她感谢院方、艺术家团队及所有支持者,让大家以艺术之名,见证了生命与人文的共鸣。
一直以来,瑞金的发展都离不开诸多社会爱心人士的公益善举,本次展览也是无数爱心力量汇聚的成果。活动现场,医院为艺术家及捐赠人颁发了公益证书及捐赠证书,爱心人士的善举,让这场展览超越了单纯的美学体验,成为社会善意汇聚的象征。
捐赠者家属王刚分享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其叔叔王永明2007年确诊白血病,幸得王振义院士团队精心救治后康复。医患情谊逐渐升华为忘年交,受医者仁心的感召,王氏家族特捐赠珍藏支持医院公益。王刚代表家族向医护团队致敬,希望公益事业能够惠泽更多病患。
捐赠人倪志琪表示,作为艺术家,社会责任是他的初心。他的作品《彩色真空椅》以色彩传递生命力与希望,将其置于食堂区域,通过功能与美学的融合来舒缓人们的情绪,他希望能为医患点亮片刻温暖。他认为,将作品捐赠于此,意义非凡。
艺术疗愈
当人们凝视这些艺术作品时,看到的不仅仅是雕塑,更是生命的不同可能。陈彧君的《仲夏之梦》仿佛带人们回到童年那片清绿的世界,每个生命体都在时间的森林里,发出自己独特的光亮与音符;苏畅的雕塑《呼吸》与医院的美景相互交织,构成了一首无声的诗行;欧鸣的《爱城》随着石膏吸水而变色,隐喻着生命的动态修复;宋三土的《能量花园》藏身于花海之中,以光波振动疗愈人们的焦虑;单晓明的《生命之泉》装置中,水流循环穿过象征父母与四季的符号阵列,曾经产科楼里的初啼声化作池面的涟漪,将公益善举升华为跨越时空的情感联结。一位患者驻足于艾敬的《怀抱二号》前,久久凝望,画中母亲低头垂泪呵护着怀里一颗心的形象,让人思绪万千。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中特别设置了人体器官3D打印技术展览。艺术家陆平原与瑞金医院3D打印工作坊联合创作的《附身符》,源自3D打印技术与生物医用材料的深度交融。从为患儿定制保留器官功能的3D胰腺模型,到打印个性化康复头盔,科技与艺术的交融在此刻成为“生命关怀”的具象表达。
共生之境
展览选址在瑞金医院户外院区,在百年香樟树下,刘毅的《鹿鹤同春》青铜雕塑与落花共舞,诠释着“六合同春”的传统智慧。这种刻意弱化展墙的设计,让艺术与自然相互注解。正如策展前言所述:“共生不仅是生物依存,更是以善爱为经线的生命谐振。”
一位乳腺癌康复患者在倪志琪的《Vacuum椅》前驻足良久,感慨地说:“化疗时总觉得被世界抛弃,但现在,连雕塑的棱角都在对我说‘欢迎回来’。”这种情感共鸣,正是展览试图传递的核心价值:当医院的白墙延展为无界的艺术剧场,当患者的孤独被自然与美学的共振消解,治疗便增添了超越病理的意义。
素材:唐文佳
摄影:陈钧
编辑:东东
本文介绍了瑞金医院“善爱·共生”公益艺术展第一季的情况。展览以独特方式将艺术与医疗空间结合,众多人士参与见证艺术与医学融合。通过艺术作品实现疗愈,还展现科技与艺术交融。选址户外营造共生之境,传递超越病理的治疗意义,体现了公益善举和人文关怀。
原创文章,作者:Meg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6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