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珠海市金湾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详细解读了金湾区的各项经济数据,包括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人均GDP等,展现了金湾的经济发展潜力和城市建设成果,探讨其向高品质城市新中心迈进的前景。
在3月27日这个重要的日子里,珠海市金湾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隆重召开。在这场备受瞩目的会议上,一份用「硬核数据」组成的万字政府工作报告,无疑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
这份报告就像是金湾区过去发展的一份“成绩单”,上面的每一个数据都在诉说着金湾的成就。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578.1亿元,同比增长6.9%。这样出色的成绩,让金湾区在全国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百强区中位列第78名,在中国工业百强区中位列第45名,排名均较上一年继续上升。
然而,这些数据背后,还隐藏着一个令人振奋和惊讶的“宝藏数据”。当把这些数据换算成“人均”时,金湾区的人均GDP达到了19.51万元。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它堪比深圳的19.52万元,甚至约2倍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2024年,金湾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增速高于全省全市0.5个百分点。这样稳定的增速,位居前列的人均榜单,让人不禁好奇,以这些数据为笔,能勾勒出一个怎样的活力金湾?
从这些硬核数据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事实:金湾的潜力正在加速兑现。在全市经济发展“打擂比武”中,金湾排名第一。政府工作报告用这样的表述总结了过去一年的金湾,而高层面的排位数据也进一步佐证了这一点。
更多的第一、首位正在金湾涌现。去年,金湾限额以上住宿业、餐饮业分别增长29.6%、15.6%,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长124.2%,增速居全市第一。全社会用电量、工业用电量均居全市首位。
奕源半导体材料产业基地项目效果图
作为珠海的工业主阵地,金湾区担起了“压舱石”的重任。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578.1亿元,同比增长6.9%。截至2024年底,全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59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73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家。与此同时,新的“种子选手”正在诞生,去年,金湾区市场主体总量已达约6万家,同比增长7.0%。
要从数据中认识金湾,“人均”是一个不能忽视的维度。过去,珠海常常被冠以“小而美”的标签,其在全省长期位居前列的人均数据正是重要原因。而从全市来看,金湾占珠海的面积约为1/3,工业规模体量超40%,但常住人口仅为约45万,不到全市的两成。这意味着,金湾不仅有着较全市更高的“人均产出”,同时,每位金湾人也拥有更丰富的空间资源和人均公共配套服务。
金湾区
同样以已对外公布的2023年数据作为对比,金湾区的人均水平高于广州市、珠海市的平均水平,接近深圳市。其中,深圳市的平均值为19.52万元,南山区、福田区均位居全国各区县前10,达到了世界发达经济体水平。此外,2023年珠海人均GDP为17.03万元、广州则为16.16万元。若把视线放在全国范围,金湾的人均水平也不亚于青岛、杭州、宁波、苏州、南京等经济强市。从中也可看出,金湾与人均GDP全国第一梯队城市的差别并不大,与行政区优等生的差距也并非遥不可及。
根据最新公布数据,2024年金湾区GDP达到946.28亿元,增长4%。按照当前常住人口增速估算,未来的人均优势将进一步显现。同时,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也位列全市首位。
“人均”数据位居前列,尽管有着人口基数小的客观因素,但同时,金湾向上突围的努力也不容忽视。随着城市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在各领域的“人均”细节都有望为这座年轻城市加分,加速奔向未来之城、幸福之城。
如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到,金湾区人均绿地面积达36.9平方米,超省、市平均水平。作为一个以“工业立区”为特色的行政区,这样的“公园之城”尤为难得,更体现着金湾对城市品质的高要求。
《珠海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 – 2035)》城镇空间结构示意图
城市体量 人口总数 人均资源
“三箭齐发”力争上游
金湾有基础,有条件打造一个“低密度”“高品质”的城市新中心,向着更安全、更经济、更生态、更高效的未来城市空间形态新范式继续进发。
本文通过详细分析金湾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数据,展现了金湾区在经济增长、工业发展、人均水平等方面的显著成就。金湾不仅在总量数据上表现出色,人均数据也位居前列,体现了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金湾在城市品质建设上也有高要求,如人均绿地面积超省、市平均水平。未来,金湾有望凭借城市体量、人口总数和人均资源“三箭齐发”,打造高品质城市新中心,迈向更美好的未来。
原创文章,作者:Delil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6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