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城市广州:科技绘就建筑垃圾治理新画卷,千年商都广州:让建筑垃圾监管从难点变亮点

本文聚焦广州作为超大城市面临的建筑垃圾处置难题,详细介绍了广州市城管部门在建筑垃圾处置方面的积极探索,包括推行电子联单实现闭环监管、搭建多层级执法协作机制等举措,展现了广州以科技手段提升城市治理水平,为超大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样本。

广州,这座常住人口超过1800万的超大城市,在城市建设的蓬勃发展进程中,犹如一部高速运转的建设机器,源源不断地产生着数量庞大的建筑垃圾。这些建筑垃圾如同城市发展中的“附骨之疽”,如何科学处置并实现资源化利用,已然成为广州迈向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亟待攻克的重要课题。

面对这一难题,广州市城管部门展现出了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他们针对装修垃圾、工程渣土、工程泥浆、工程垃圾、拆除垃圾这5类建筑垃圾,紧紧盯住收运、处置、监管这三个关键环节,全力以赴推动建筑垃圾全过程处置的规范化发展。经过不懈努力,广州年均治理建筑垃圾约8000万立方米,成功打造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建筑垃圾规范处置“广州模式”。

推行电子联单,实现两点一线闭环监管

在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一幅科技赋能监管的生动画面正在上演。建筑垃圾运输车辆驾驶员王师傅收到微信通知后,熟练地点开“穗联管”小程序确认接单。随后,他按照电子联单开单信息和备案运输路线,驾驶着车辆将某工地产生的建筑垃圾运往目的地。与此同时,在白云区智慧城市运行中心,工作人员只需轻点广州市建筑垃圾治理数字化监管平台中实时滚动更新的电子联单信息,就能清晰地查看该工地产生、运输、处置建筑垃圾的全过程流转信息详情,还能精准追踪车辆的运输轨迹。

通过电子联单监管,全面掌握建筑垃圾从“出生”到“归宿”的来龙去脉,实现“两点一线”全过程闭环监管,这无疑是广州创新建筑垃圾监管措施的一大闪耀亮点。一直以来,建筑垃圾管理面临着点多、线长、面广的复杂局面,数据不清、底数不明成为了行业监管的最大“绊脚石”。以往使用纸质联单进行监管,犹如隔靴搔痒,根本无法满足管理要求。而广州推行电子联单管理后,每一条电子联单由建筑垃圾产生工地发起,系统会精确记录该联单的发起时间和地点。当处置端签收后,又会同步记录该联单的签收时间和地点。依托车载定位,还能自动生成一条完整的运输轨迹,从而形成了一个严密的两点一线管理闭环。

按照“一车一联单”的严格原则,相关部门能够实时掌握全市建筑垃圾产生源头、运输过程、末端处置等详细情况。这使得政府监管真正做到了可视、可查、可控,就像给监管装上了一双“火眼金睛”,真正做到底数清、去向明,有效破解了长期以来困扰监管的难题。自去年10月平台正式运行以来,电子联单产生量大幅增多,产生工地建筑垃圾处置证办证率也显著提升。

超大城市广州:科技绘就建筑垃圾治理新画卷,千年商都广州:让建筑垃圾监管从难点变亮点

装修垃圾全链条收运体系

超大城市广州:科技绘就建筑垃圾治理新画卷,千年商都广州:让建筑垃圾监管从难点变亮点

广州城市资源绿色路材研究制造中心

超大城市广州:科技绘就建筑垃圾治理新画卷,千年商都广州:让建筑垃圾监管从难点变亮点

无人机被用于巡检建筑垃圾违规处置问题

在充分应用“技防”手段的同时,“人防”也并未缺席。广州积极对接佛山、肇庆、清远、东莞、珠海、中山、江门共7个周边地市,搭建起多层级执法协作机制。通过及时移交线索证据,成功破除了异地执法调查难、取证难、执行难等一系列瓶颈问题。此外,广州还高频次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行动,市区专门组建“6人3车”机动执法小组,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实现闭环执法,织密了一张全方位的监管网络。

在数字化浪潮奔涌向前的时代,广州以科技之笔描绘城市治理新图景。这座千年商都正将建筑垃圾监管的难点转化为城市治理的亮点,为超大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广州样本”。

广州作为超大城市面临建筑垃圾处置难题,广州市城管部门通过推行电子联单实现闭环监管、搭建多层级执法协作机制等措施,打造了建筑垃圾规范处置的“广州模式”,将监管难点转化为治理亮点,为超大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原创文章,作者:Edwa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6237.html

(0)
EdwardEdward
上一篇 2025年3月27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