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村党支部书记方根生放弃优厚待遇,回到家乡舒城县千人桥镇五里桥村,带领村民发展乡村的故事。他用心经营,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动乡风文明建设,让五里桥村实现蝶变。
在如今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浪潮中,舒城县千人桥镇五里桥村宛如一颗璀璨的新星,吸引着众多游客的目光。游客们可以到鹏翔生态园尽情体验田园生活的宁静与惬意,也能去梦乐帝巧克力小镇感受那独特的异域风情。五里桥村能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打卡目的地,离不开村党支部书记方根生的精心谋划和用心经营。方根生常说:“要用绣花功夫做好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这不仅是他的工作理念,更是他行动的指南。
时光回溯到2017年,当时年仅26岁的方根生,正担任着建筑公司项目经理,有着优厚的待遇和光明的前途。然而,他心中始终牵挂着家乡的发展,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城市的繁华,返回家乡五里桥村。他将个人的梦想与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紧密编织在一起,开启了他在乡村的奋斗征程。他摘下了象征城市工作的“安全帽”,戴上了代表乡村建设的“大草帽”,肩上的安全责任也转变为沉甸甸的发展重任。在这个过程中,他用20多本学习、调研笔记,详细记录着对五里桥村发展的深入思考。
2021年,方根生接过村党支部书记的“接力棒”,他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重大。上任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带领村“两委”挨家挨户走访。通过与村民的深入交流,他们了解到了村组的实际情况和群众的“急难愁盼”。一些老党员直言不讳地指出:“这些年五里桥村的发展变化大多集中在沿省道、集镇周边,而事关农业生产的沟塘堰坝、群众出行的村组道路、生活必需的用水用电等基础设施方面的‘里子’改变不大。”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关系到群众的生产生活,更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方根生听后,坚定地表示:“这个‘欠账’在我们这届手上,无论如何也要给群众‘补’上!”
为了争取项目资金,方根生顾不上年轻人的生涩,频繁地往镇上跑、往县里跑,通过各种渠道为村级发展四处奔波。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五里桥村先后完成了一系列民生工程。9500多米的道路实现了硬化,800多米的水渠得到了硬化处理,1000多米的暗渠完成了疏浚工作,5道杭北干渠沿线涵闸进行了加固,3个电网台区实施了改造,还有360亩耕地进行了高标准治理。这些基础设施的改善,为五里桥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还清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欠账”后,方根生开始将目光投向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在他的带领下,到2024年底,五里桥村集体经济从原来的10万元大幅提高到了54.8万元,成功迈入集体经济强村行列。这一数据增长的背后,是方根生对一个又一个项目的不懈“攻坚”。2022年春,他借助农村实行土地大托管的契机,成功说服群众将2000多亩土地流转到村集体,再转包给大户种植。这种方式既保护了群众的利益,又以管理服务费的方式,为村集体经济增加了4万元收入。恰逢安徽建筑大学帮扶五里桥村,方根生多次主动上门对接,成功获得校方每月向五里桥村采购10万斤左右优质大米的订单。同时,学校工会每年也从五里桥村采购优质农副产品,为村集体经济年度创收20多万元。2022年夏天,他看准鹏翔生态园文旅产业的旺盛人气,主动与企业达成了共同开发村集体22亩土地发展文旅产业的协议,每年村集体可获得分红10.2万元。此外,他还因地制宜盘活了食用菌种植基地项目,出租了大棚和扶贫车间,每年为村集体带来3.8万元的收入。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重要保障。方根生带领全村积极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完善了村史馆、理论宣讲室、村民教育室、健身活动室、文化活动室等公共场地建设。村里还举办了重阳节大会、首届“村BA”篮球赛和乡村秋晚活动。2023年,五里桥村代表千人桥镇成功举办了中国农民丰收节舒城主场活动。在这些活动的推动下,五里桥村迎来了蝶变,村民的精神面貌也越来越好。
谈起未来,方根生干劲十足,他表示:“我将继续扎根基层,持续深挖富民产业,敦化乡风民风,为乡村振兴闯出更多路子,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90后”村支书方根生放弃城市优厚待遇,回到家乡五里桥村,从改善基础设施入手,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完成多项民生工程。之后通过土地流转、对接帮扶单位、发展文旅产业等方式壮大村集体经济。同时注重乡风文明建设,举办各类活动。在他的努力下,五里桥村实现蝶变,迈入集体经济强村行列。方根生展现出了年轻一代基层干部的担当与作为,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原创文章,作者:Gaie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6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