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观察者网开设“宝塔山下的制胜法宝”专题视频节目,带领大家学习抗战时期的毛泽东军事思想。本文聚焦西安事变前红军与东北军、十七路军的“三位一体”局势,详细阐述毛主席在当时复杂形势下的思考与应对策略。
今年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年,它既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了纪念这一伟大胜利,我们在观察者网特别开设了专题视频节目——“宝塔山下的制胜法宝”,旨在和大家一同深入学习抗战时期的毛泽东军事思想。
第一部分:扭转历史车轮
十五、西安事变前的“三位一体”
这一节主要围绕西安事变前,红军与东北军、十七路军形成的“三位一体”展开。山城堡战役之后,胡宗南部被迫全线后撤,其进攻暂时告一段落。然而,蒋介石并未就此罢手,反而大力调兵遣将,妄图将红军彻底消灭。那么,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毛主席是如何看待局势的呢?
彼时,毛主席正在潜心研究哲学,他反复研读苏联哲学家西洛可夫、爱森堡等人所著的《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在几个月的时间里连续读了三四遍,还写下了大量批注。这种哲学思考也深刻地反映在他对当时形势的分析之中。山城堡战役胜利的第二天,他在给朱德、张国焘和方面军领导的电报里明确指出:“现时敌军中发展着四种矛盾:第一种是抗日与‘剿共’之间的矛盾;第二种是蒋军与东北军之间的矛盾;第三种是上级的严令进攻与下级的对红军恐惧的矛盾,此种矛盾现在极大发展着;第四种是官长与士兵间的矛盾,此种矛盾以近日的物质困难与疲劳而加深。”
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就是要认识和分析客观存在的矛盾,在纷繁复杂的矛盾关系中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促使矛盾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化。毛主席在深入分析矛盾之后,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要准备彻底击破胡宗南。红军必须更加团结一致,统一指挥,具备忍受与克服一切困难的决心和能力,不错过每一个有利时机,灵活地调动部队,做好连续战斗的准备,坚决地各个击破进攻之敌,而首要目标就是彻底击破胡宗南。这里需要明确的是,只有先打赢胡宗南的进攻,后续的一切才有可能实现。
第二,用两手对两手。尽管蒋介石此时比过去强硬了许多,但他仍处于中间立场,在对日方面仍力求妥协,对红军则力求缩小苏区并进行打击,不过他也已经意识到实施这些计划存在困难,甚至允许其部下与我方进行谈判。在山城堡战役之前,潘汉年与陈立夫进行了3次会谈,但对方态度强硬,谈判只能暂时搁置。山城堡战役中蒋介石军队受挫后,陈立夫又派人到上海找到潘汉年,表示国共谈判不能中止,双方继续进行商谈。我方的政策是:“一方面从人民、从反蒋军阀、从国民党内部造成运动;一方面红军消灭蒋军,双管齐下,迫蒋妥协。苏区与红军任务坚持打蒋,不稍放松。”我们不能因为正在进行谈判,就畏首畏尾,负责作战的部队要勇往直前,打得越狠越有利于谈判的开展。
第三,对胡宗南部队释放善意。胡宗南军在山城堡战役失败后,内部弥漫着联俄联共、一致抗日的氛围。张学良建议我方对胡军不要视为仇敌,而应尽力争取,我方完全同意这一建议。毛主席致电彭德怀,要求立即采取以下措施:(一)首先释放一部分俘虏,并且在对待他们时不要辱骂其长官。(二)以诚恳与尊重对方的态度,分别写信给胡宗南、孔令恂、周祥初(孔、周都是胡宗南的师长)。(三)派人到豫旺去会见胡军相关人员。(四)用毛、朱、张、周及各方面军各军团各军首长的名义,发表告胡军官佐士兵书,简明扼要地说明停战议和、一致抗日的意愿。即便对方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我们也要尽力争取,推动其转变立场。
第四,对潘汉年明确谈判方针。迫蒋停止“剿共”是当前抗日统一战线的核心关键;我方愿意以战争的方式来谋求和平,但绝对不会进行无原则的让步;我们并不坚持形式上的平等,也不需要两个政府出面进行谈判,但是必须由两党(而非两个政府)平等地签订有关抗日救亡的政治军事协议;如果脱离了实行抗日救亡的任务,就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这表明我方愿意谈判,并非是投降,也不是出于私利,而是为了实现抗日救亡的目标,只要能够抗日,在形式上的平等问题上可以适当妥协,但如果离开抗日这一根本前提,谈判就无法进行。
第五,争取社会各界支持。毛主席以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的名义,给南京政府、全国各报馆、各团体、各党派、各界、各武装队伍及全国人民写了公开信。信中指出,在日伪匪军进攻晋绥的前哨战已经打响,大规模侵略战争即将爆发,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我方郑重向全中国人民宣言:全中国主力红军一、二、四方面军现已集结完毕,只要能够为我们提供抗日的途径,我们随时准备立即开赴晋绥前线,并愿意接受全体抗日军最高统率机关的指挥,为保卫晋绥、保卫华北、保卫中国而浴血奋战到底。
第六,直接给蒋介石写信做思想工作。毛主席以朱德、周恩来、彭德怀等红军高级将领和中国人民红军的名义写信给蒋介石。信中提到,全国人民对绥远抗日将士的援助是如此热烈,而蒋介石却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自相残杀的内战中。我方身处战场,深知西北各部队的官佐士兵的心理,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渴望停止自杀式的内战,早日奔赴抗日战场。就连蒋介石的嫡系劲旅胡宗南军,也在山城堡遭遇惨败,这并非是该军战斗力不足,而是士兵们不愿意中国人打中国人,甚至宁愿缴枪给红军。信中最后恳切地说道:“天下汹汹,为公一人。当前大计只须先生一言而决,今日停止内战,明日红军及先生之西北‘剿共’大军,皆可立即从自相残杀之内战战场,开赴抗日阵线,绥远之国防力量,骤增数十倍。是则先生一念之转,一心之发,而国仇可报,国土可保,失地可复,先生也得为光荣之抗日英雄,图诸凌烟(挂功臣像的凌烟阁,就是载入中华民族英雄史册),馨香百世,先生果何故而不出此耶?吾人敢以至诚,再一次地请求先生,当机立断,允许吾人之救国要求,化敌为友,共同抗日,则不特吾人之幸,实全国全民族唯一之出路也。今日之事,抗日降日,二者择一。徘徊歧途,将国为之毁,身为之奴,失通国之人心,遭千秋之辱骂。吾人诚不愿见天下后世之人聚而称曰,亡中国者非他人,蒋介石也,而愿天下后世之人,视先生为能及时改过救国救民之豪杰。语曰,过则勿惮改(惮,害怕的意思,孔子的话,意思是有错误不要怕改正),又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是要悔过自新的意思,只要不再作恶,也可以成佛啊)。何去何从,愿先生熟察之。”
毛主席将道理剖析得十分清晰,话语既严厉又实在。毕竟亡国灭种的危机已经近在咫尺,容不得半点含糊。如今回顾历史,如果蒋介石能够接受这些正确的建议,几天后的西安事变或许就不会发生。然而,他执迷不悟,根本听不进去。不过,无论他是否听从,我们都要抓住一切机会,坚持不懈地阐述自己的主张,持续进行思想渗透,只要功夫到家,总会产生积极的效果。
本文围绕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通过观察者网开设的专题节目引出对抗战时期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探讨。重点聚焦西安事变前的局势,详细阐述了毛主席对敌军矛盾的分析以及提出的一系列应对策略,包括击破胡宗南、两手策略、释放善意、明确谈判方针、争取各界支持和劝诫蒋介石等。尽管蒋介石当时未采纳建议,但毛主席的智慧和坚持为后续局势发展奠定了基础,展现了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为民族利益不懈努力的精神。
原创文章,作者:Weav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6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