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六旬的李大娘为追讨误工费四处维权,在法院一审败诉后,向徐水区检察院求助。检察机关通过全面调查,找到了新证据并抗诉,最终李大娘成功拿回误工费,之后检察院还与法院就超龄人员误工费赔付问题达成共识。
“误工费拿回来有希望,我这心里也终于踏实了。”近日,在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检察院的办公室里,一位头发花白、面容和蔼的六旬老人李大娘,脸上洋溢着如释重负的笑容,她正与办案检察官分享着自己这段时间的心情。这位老人在漫长的维权之路上艰难前行,只为追讨那笔应得的误工费。而在检察机关的全力帮助下,她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即将拿回属于自己的钱。
时间回溯到2024年1月,李大娘怀着焦急和期待的心情来到徐水区检察院寻求帮助。原来,早在2021年,李大娘在一家装修公司辛勤工作时,与同事王某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在冲突过程中,李大娘的手不幸被关门的王某夹伤。这看似小小的意外,却给李大娘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手部的伤势让她连续几个月无法正常上班,生活也因此陷入了困境,失去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手伤恢复后,李大娘决定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她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王某支付医疗费和误工费。然而,法院在审理过程中认为,李大娘已经超过了法定退休年龄,并且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她有劳动收入。基于这样的判断,法院驳回了李大娘关于误工费的诉讼请求,仅仅支持王某赔付其医疗费。这一判决结果让李大娘感到无比失望和无助,但她并没有放弃,而是将希望寄托在了检察机关身上。
徐水区检察院受理了这起案件后,承办检察官迅速展开了全面而细致的调查。他们决心深入了解李大娘在受伤前的真实收入情况,为她讨回公道。“我们在调取法院判决的过程中,发现了重要线索。”承办检察官介绍道,“李大娘受伤前其实具备很强的劳动能力。在2022年,李大娘曾起诉某装修公司,要求该公司支付拖欠自己的工资。这场诉讼有生效判决,而在这个判决中,李大娘的劳务收入情况得到了明确认定。这一关键证据足以证明她因误工而实际减少了劳动收入,也足以推翻原判决。”
基于新发现的证据,徐水区检察院向市检察院提出了抗诉申请。市检察院高度重视,随即向市中级法院提出抗诉。市中级法院指定徐水区法院再审该案。经过漫长的等待和艰辛的努力,2024年12月,法院作出了再审判决。这份判决让李大娘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法院支持了李大娘提出的误工费诉求,认定原审判决未支持误工费主张属于适用法律错误。最终,王某被判决赔偿李大娘误工费5800元。
案件成功办结后,徐水区检察院并没有就此止步。为了更好地保护辖区内老年人的劳动权益,他们与该区法院开展了深入的座谈交流。双方就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人员误工费如何赔付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并达成了共识。这不仅为类似案件的处理提供了参考,也为老年劳动者的权益保障构筑了更加坚实的防线。
六旬老人李大娘追讨误工费的维权历程。她在法院一审败诉后向检察院求助,检察院通过调查找到新证据并抗诉,最终李大娘成功拿回误工费。之后检察院与法院就超龄人员误工费赔付问题达成共识,彰显了检察机关维护老年劳动者权益的积极作为,也体现了司法的公正与严谨。
原创文章,作者:Weav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6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