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建设成果:用数据说话,蓝天碧水入画来,生态监测网络助力,美丽中国建设成果斐然

美丽中国建设展开,通过生态环境部新闻发布会介绍的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情况,以及 2024 年在大气、水环境等方面的具体监测数据,展现了美丽中国建设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在衡量美丽中国的美丽程度时,不仅依赖于百姓对于蓝天、碧水、净土、青山等美好生态环境的主观感受,科学、客观且具有可比性的监测数据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 26 日生态环境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透露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目前,我国已经构建起了覆盖水、气、土、噪声等多个要素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而且这个网络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它就像一双精准的“眼睛”,能够以真实、准确、全面的监测数据,客观地反映出我国在美丽蓝天、美丽河湖、美丽海湾、美丽山川等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效。

时间来到 2024 年,美丽中国建设在大气环境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天空中湛蓝的色彩越来越多,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达到了 87.2%,与上一年相比,上升了 1.7 个百分点。空气质量的关键指标也呈现出良好的态势,PM2.5 浓度成功“下 30”,降至 29.3 微克/立方米;PM10 浓度更是首次“下 50”,达到 49 微克/立方米。这些数据的背后,是我们为改善大气环境付出努力所收获的成果。

美丽中国建设成果:用数据说话,蓝天碧水入画来,生态监测网络助力,美丽中国建设成果斐然

除了蓝天,我国的河湖也变得越来越清澈。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首次“跨 90”,高达 90.4%。回顾过去,从 2015 年到 2024 年,地表水Ⅰ—Ⅲ类断面比例从 64.5%大幅提高到 90.4%,提升了 25.9 个百分点。长江干流连续 5 年、黄河干流连续 3 年全线水质稳定保持Ⅱ类,这两条母亲河的水质改善见证了我们在水资源保护方面的不懈努力。更值得一提的是,曾经我国水污染最为严重的淮河、海河、辽河三大流域,在过去的十年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均上升超过 30 个百分点,曾经浑浊的河水如今变得清澈见底,周边的生态环境也日益恢复生机。

本文通过生态环境部新闻发布会所提供的信息,展示了我国建成的全球最大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以及 2024 年在大气和水环境方面的优秀监测数据。这些数据有力地证明了美丽中国建设在蓝天和碧水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体现了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上的积极努力和卓越成果。

原创文章,作者:Nerit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5932.html

(0)
NeritaNerita
上一篇 2025年3月27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