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2025年3月28日缅甸中部发生的7.7级地震,详细介绍了此次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情况,分析了地震可能带来的严重影响,还提及各国对缅甸的救援行动。
2025年3月28日,在缅甸曼德勒,民众神情悲痛地查看坍塌的马哈弥陀佛塔。这一幕,正是缅甸遭遇强震后的凄惨景象。
据缅甸国家媒体3月29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当天13点,一天前发生的强烈地震已在该国所有受灾地区造成了极其惨痛的后果。目前已知1002人遇难,2376人受伤,还有多人失踪。而且,随着紧张的搜救行动迅速推进,伤亡数字预计会频繁更新。
3月29日早间,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带来了一个暂时让人松口气的消息,目前尚未收到中国公民死亡的报告。
另据缅甸国家管委会新闻组通报,地震的破坏力惊人。震中所在的曼德勒地区,有1591栋房屋、670座寺庙、60所学校、3座桥梁和290座佛塔被无情损毁。该国领导人敏昂莱在3月29日上午搭乘直升机,迅速抵达受灾严重的曼德勒省视察地震灾情,并且严令当地加快搜索、救援和救济行动,争分夺秒挽救生命。
当地时间28日中午12时50分许,缅甸中部大地突然剧烈摇晃,一场7.7级的强震袭来,震源深度10公里。有分析将此次缅甸地震与2023年2月6日的土耳其7.8级地震相提并论。当时土耳其震源深度20千米,那场灾难共造成土耳其和叙利亚逾1.5万人丧生,多达2300万人受到影响。由此可见此次缅甸地震的潜在威胁之大。
联合国救援体系预估此次缅甸的最终伤亡人数在1万 – 10万区间,而美国地质勘探局预测的遇难者数字是“超过10000”。如此庞大的预估数字,让人揪心不已。
中国农业大学自然灾害学博士孔锋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7.7级地震属于大震,加上当地基础设施原本就薄弱,救援能力也不足,因此此次地震很可能成为今年全球最严重的自然大灾之一。从当地标志性建筑如马哈弥陀佛塔的倒塌,就可以直观地看出地震烈度很大,影响范围不会小。
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驻缅甸项目协调员曼里克也对媒体表示,强震对建筑物和公共基础设施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其中,实皆省、曼德勒省等6个地区受地震影响尤为严重。
震中位置临近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曼德勒是该国著名的故都、佛教圣地,也是中部军区司令部所在地、物资集散地和内地最大的交通运输中心。这里拥有众多佛教寺院和一座庞大的宫殿,曾经是国王统治的地方。此次地震对曼德勒的破坏,不仅是物质上的损失,更是文化传承上的伤痛。
缅甸位于全球地震高发区之一的地震带内,境内有多条活跃的断裂带,其中最长的一条从北向南贯穿缅甸中部。根据统计,2015年至2022年期间,该国共发生了846次地震。就在2025年3月5日,缅甸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区还发生了多次中等强度地震,包括一次5.1级地震和多次余震,导致建筑物损坏。频繁的地震活动,让这个国家饱经磨难。
孔锋认为,在救灾任务过程中,最艰难的“黄金72小时”至关重要。鉴于当地地震灾害专业救援力量不足,当地政府应迅速组织缅甸国内外专业的地震救援队伍,利用生命探测仪、搜救犬等设备和手段,对倒塌的建筑物、废墟等进行仔细搜索和救援,尽最大努力救出更多被困人员。
应缅甸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展现出大国担当,于3月29日迅速派遣中国救援队赴缅甸地震受灾地区开展国际人道主义救援行动。9点30分,16名中国蓝天救援云南队队员,携带PPE装备、医疗急救包、发电照明设备、破拆工具等城市地震救援装备物资,从云南瑞丽口岸出境,他们将在抵达缅甸木姐市后立即展开救援工作。
另据应急管理部指示,中国公羊救援队也紧急派出16名USAR(城市搜索与救援)队员组成的侦搜力量,携带地震搜救装备,从杭州紧急赶赴泰国曼谷和缅甸震中区域,投入到紧张的人员搜救工作中。
2025年3月28日缅甸中部发生的7.7级强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且后续伤亡情况可能进一步恶化。由于当地基础设施和救援能力不足,此次地震可能成为今年全球重大自然灾害。不过,国际救援力量迅速响应,中国多支救援队奔赴灾区开展救援,展现了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也为缅甸救灾工作带来了希望。
原创文章,作者:Edwa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7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