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在专题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将围绕扩消费开展四方面工作,包括升级商品消费、扩大服务消费、培育新型消费以及创新消费场景,旨在更好地发挥政策效能,促进消费增长,挖掘消费潜力。
在当今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推动消费市场的繁荣,进一步发挥以旧换新政策的效能,促进外贸优品的消费,同时扩大入境消费规模,记者于25日从商务部举行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商务部接下来将围绕扩消费展开四个方面的重要工作。
——升级商品消费,稳住消费大盘。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表示,在去年相关政策的基础之上,将进一步扩大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补贴范围,加大补贴力度,同时优化服务措施,以此更好地发挥政策效能。此外,还会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进程,促进外贸优品的消费;顺应消费发展的趋势,积极培育国货“潮品”的消费增长点;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从而扩大汽车后市场的消费。
据相关介绍,截至3月24日,今年全国汽车以旧换新的申请量合计超过150万份,消费者购买12大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超过2800万台,4500多万名消费者申请了5600多万件手机等数码产品的购新补贴,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的数量已经超过220万辆。
今年年初,商务部等8部门发布了《关于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李刚称,目前商务部正在指导各地商务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有序开展试点申报工作,并且加紧编制试点工作方案。后续将按照“成熟一批、启动一批”的原则,分批研究确定试点城市名单。
——扩大服务消费,挖掘消费增量。
李刚指出,将实施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围绕餐饮、家政、养老、文旅、体育等服务消费的重点领域,组织开展“服务消费季”“中华美食荟”等一系列消费促进活动。
针对高品质服务供给不足以及群众关心的服务质量问题,商务部服贸司副司长王波介绍,一方面,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推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开放试点。另一方面,从放宽准入、减少限制、优化监管等方面入手,扩大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多元化服务供给。开展生活服务招聘季活动,实施家政服务员技能升级行动。
——培育新型消费,增强消费动能。
李刚表示,将积极推进首发经济,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首发平台载体;发展数字消费,通过完善发展环境、深化数字消费提升行动、培育品质电商等举措,释放数字消费潜力;培育“人工智能 + 消费”,促进人工智能消费终端进入千家万户、人工智能商业终端进入千商万店;促进“IP + 消费”,畅通IP授权、商品开发、营销推广全链条;发展绿色、健康等新型消费。
数字消费作为新型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务部电子商务司副司长王鹏飞表示,将加强数字消费相关政策研究,深化专项提升行动,聚焦数字产品和服务、内容和渠道等方面,指导各地推出务实举措。
——创新消费场景,激发消费活力。
围绕促进消费场景创新和需求潜力释放,李刚重点介绍了两项工作。一是开展“购在中国”系列活动,将聚焦绿色、智能、健康、文旅等消费新增长点,组织开展系列活动。二是提升离境退税政策效能,会同相关部门出台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增加退税商店数量,优化退税服务,便利境外旅客在华购物,扩大入境消费。
商务部流通发展司一级巡视员张祥称,在城市,将实施城市商业提质行动,以“百街千圈”为目标,构建以示范步行街(商圈)为引领,特色商业街区为支撑,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为基础的城市商业格局。在农村,将持续健全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县域商业网络。
本文介绍了商务部围绕扩消费开展的升级商品消费、扩大服务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和创新消费场景四方面工作,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和活动,旨在稳住消费大盘、挖掘消费增量、增强消费动能和激发消费活力,推动城市和农村商业发展,促进整体消费市场的繁荣。
原创文章,作者:Weav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5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