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黄庆先主任团队,为一位 36 岁患有胰尾囊腺瘤的已婚未育女性患者成功实施机器人胰体尾切除术的过程,介绍了传统手术的弊端以及机器人手术的优势,还提及了多学科协作对手术成功的作用,最后展望了肝胆胰外科的未来发展。
在现代医疗领域,机器人辅助手术凭借其精准、安全、高效等显著优势,正为复杂的外科手术带来一场革命性的突破。其中,机器人胰体尾切除术作为治疗胰腺疾病的尖端技术,已然成为检验肝胆外科微创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标杆。
3 月 20 日,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黄庆先主任带领他的团队,成功为一位特殊的女性患者实施了机器人胰体尾切除术。这位患者年仅 36 岁,已婚但尚未生育,经诊断患上了胰尾囊腺瘤。胰腺的解剖结构极其复杂,其周围的血管和神经如同错综复杂的网络般盘根错节,这使得胰腺手术成为了外科领域极具挑战性的手术之一。
传统的开腹手术虽然能够直接对病灶进行处理,但它存在着明显的弊端。手术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创伤,术后患者的恢复过程十分缓慢。而且对于该患者靠近脾脏的病灶情况而言,传统开腹手术大概率无法保留脾脏。要知道,脾脏对于人体的免疫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切除脾脏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还会对其日后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而腹腔镜手术虽然相对微创一些,但在面对如此复杂的解剖结构时,操作难度极高,并且其视野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考虑到患者年轻且有生育需求,黄庆先主任团队进行了严谨的讨论和分析。经过深思熟虑,最终他们决定采用机器人手术方案。因为机器人手术拥有独特的优势,能为这一复杂的手术带来新的希望。
在手术过程中,机器人的卓越性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它配备的三维视觉系统可以将手术视野放大 10 – 15 倍,还能增加视野角度,这不仅让医生能够更清晰地看到手术部位,还能有效减少手术中的出血量,更好地保护血管。机器人的智能震颤过滤功能更是发挥了关键作用,它能够有效消除医生手部的轻微抖动,大大提高了手术的精准性和安全性。此外,机器人的“内腕”比腹腔镜更为灵活,体积比人手小,能够多角度在靶器官周围进行操作,即使在有限、狭窄的空间里也能顺利工作,从而降低了术中组织创伤和炎性反应导致的术后粘连。同时,通过机器人操作还能减少参加手术的人员数量,更为重要的是,它成功为该患者保留了脾脏,这对患者术后的恢复极为有利。在专家团队的通力配合下,术后第二天,患者就能够下床活动了。
此次机器人胰体尾切除术的成功实施,离不开山西省肿瘤医院多学科的紧密协作。麻醉科为手术提供了安全、有效的麻醉保障,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会感受到痛苦;洁净手术部严格把控手术环境,保证了手术环境的质量与安全;护理团队则在围术期为患者提供了精心的护理服务和人文关怀,为患者的顺利康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技赋能医疗,精准创造奇迹。未来,肝胆胰外科将继续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学习人工智能与 AI 技术,积极探索和应用前沿的医学科技,努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与希望。
山西省肿瘤医院黄庆先主任团队成功为 36 岁胰尾囊腺瘤患者实施机器人胰体尾切除术的案例。对比了传统手术的弊端和机器人手术的优势,强调了多学科协作对手术成功的重要性,最后展望了肝胆胰外科借助科技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未来发展方向。
原创文章,作者:Julian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5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