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职大:以产教融合助力中泰文化与技能交流

在深南电路首期订单班结业典礼上,泰国学生粟旺从泰国职教委官员手中接过结业证书,他在中国学习和实习期间语言和专业技能取得巨大进步。同时介绍了柳职大与深南电路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包括中泰学生结成学习“搭子”等,还提到该模式得到泰国职教委高度赞扬以及柳职大多年来为中资企业订单培养人才的情况。

2025年3月24日,一场意义非凡的结业典礼在深南电路举行,这是首期订单班的结业时刻。泰国学生粟旺,站在庄重的典礼现场,从泰国教育部职业教育委员会(以下简称“泰国职教委”)官员手中郑重地接过结业证书。此时的他,用一口流利的中文满怀感慨地说道:“我将一直记得在中国学习和实习的这段美好的时光。”回想起第一次踏入柳州职业技术大学(以下简称“柳职大”)的那一刻,仿佛还在昨日,而如今,已然过去259天。曾经那个对中文一窍不通的泰国青年,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已经能够用中文顺畅地进行日常交流,这样的变化堪称奇迹。

在这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泰国职教委正式授予柳职大“杰出合作伙伴”证书。这一荣誉,是对柳职大在中泰产教融合办学工作上卓越贡献的高度认可和表彰。

柳职大:以产教融合助力中泰文化与技能交流

在柳职大与深南电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南电路”)的精心联合培养下,粟旺收获的远不止是语言能力的提升。在专业技能方面,他更是实现了质的飞跃。走进深南电路的车间,常常能看到粟旺与中国搭档、深南电路订单班学生卢挺伟相互协作、互帮互助的温馨场景。粟旺全神贯注地跟随着卢挺伟的指引,小心翼翼地调整PCB钻头的参数,仔细地调节定位孔的位置大小。汗水从他的额头滑落,滑过护目镜,卢挺伟立刻用泰语轻声提醒:“稳住,慢慢来。”当绿色指示灯亮起的瞬间,那意味着他们的努力取得了成功,粟旺兴奋地高高举起双臂,用刚学会的中文激动地喊道:“成功了!”这两位“工友”,既是同学,也是彼此的师生,他们的互动正是柳职大与深南电路校企协同探索“非通用语言 + 职业技能”“中文 + 职业技能”中泰学生双向定制培养的生动写照。

柳职大:以产教融合助力中泰文化与技能交流

双向订单班的学生们在柳职大完成强化培训后,便进入深南电路开始实习生活。在这里,中泰学生结成了学习“搭子”,形成了一种“技能传帮带 + 语言互助学”的独特合作模式。柳职大教师武皓介绍说,这种沉浸式的实训方式效果显著,泰国学生平均每天能够掌握20个中文技术词汇,而中国学生也能运用简单的泰语进行基础技术交流。深南电路人力资源部经理陈诗政对此赞叹不已:“这些学生不仅能读懂中泰文的设备技术参数,平时还会互相教授中文与泰语——这才是真正的跨文化人才。”

柳职大:以产教融合助力中泰文化与技能交流

泰国职教委秘书长约萨蓬·韦努科赛在深南电路 – 柳职大订单班结业典礼的视频致辞中,对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给予了高度赞扬。他表示:“深南电路 – 柳职大订单班项目是教育与产业融合的优秀典范,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术技能,还促进了泰中两国的长期友好关系,进一步推动了文化交流,这是双边教育现代化与高效发展的重要实践。”

据了解,自2021年起,在泰国职教委的支持下,柳职大就积极启动了与不同先进制造企业合作开展中泰学生订单培养的项目。柳职大根据不同性质的先进制造企业在海外不同发展阶段的用人需求,灵活设计培养方案。通过与泰国正大管理学院、那空沙旺技术学院等6所院校以及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深南电路、珠海方正印刷电路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正”)的深度合作,实施“非通用语言/中文 + 职业技能”中泰学生双向订单培养。为了能够快速培养出合格的技能人才,针对筹建期的深南电路和方正订单班,柳职大特别定制化设计了“短期强化培训 + 顶岗实习”的模式。仅在2024年,柳职大就为在泰国的中资企业订单培养了近150名技术技能人才,为先进制造企业出海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本文介绍了柳职大与深南电路联合开展中泰学生订单培养的情况,通过粟旺等学生的学习成长案例,展现了“非通用语言 + 职业技能”“中文 + 职业技能”双向定制培养模式的成效。该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言和专业技能,促进了中泰文化交流,还得到泰国职教委的高度认可,多年来为中资企业出海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是中泰产教融合的成功典范。

原创文章,作者:Gaie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5704.html

(0)
GaietyGaiety
上一篇 2025年3月26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