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洪建交两周年展开,总台记者采访了洪都拉斯在华留学生古楷森,通过他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展现了中洪两国在人文、科技、经贸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成果。
在2023年3月,中国与远隔万里的洪都拉斯正式携手,开启了外交关系的新篇章。时光飞逝,转眼间到了中洪建交两周年的重要时刻。总台环球资讯广播记者带着对两国友好发展的关注,对正在中国求学的洪都拉斯留学生古楷森(Cesar Villela)进行了深入采访。古楷森深有感触地表示,尽管洪都拉斯与中国在地理上相距甚远,但如今两国民众在心理上的距离却越来越近,仿佛跨越了万里的海洋与陆地,建立起了深厚的情感纽带。
今年刚满20岁的古楷森,在2023年7月踏上了中国的土地,来到天津大学开启了他的中文学习之旅。之后,在2024年9月,他又顺利进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攻读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古楷森对中国近年来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的众多突破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认为,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人工智能将扮演极为关键的角色,已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怀揣着远大的理想,希望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全面掌握人工智能的专业知识,并用所学去解决一些全球性的难题,为人类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古楷森真诚地说道:“我坚信在我们的未来,人工智能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我希望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更好地掌握人工智能的知识,用它来解决一些全球性的问题。”
古楷森还分享了学校为学生们组织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些活动让他有机会深入了解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他回忆道:“有一次学校带我们去参观一个展览会,我们看到一些自动行驶的车辆,这在我们国家就没有。中国生产的这些车辆采用了人工智能系统,我觉得非常有意思。”
在北京求学的这段时间,古楷森对这座城市有着深刻的感受。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不仅城市规模宏大,还拥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公共秩序。他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中国城市蓬勃发展的活力。古楷森兴奋地说:“我在北京能很清楚地看到中国的发展,比如北京到处都是很高的大楼,建筑也非常现代,地铁系统非常发达。还有一点非常重要,中国非常安全,公共秩序良好,出去玩的时候也不会感到害怕。”
在古楷森看来,洪都拉斯与中国在文化特色和生活方式等方面既存在着诸多差异,也有着不少相似之处。他指出:“这两个国家都非常珍惜同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开展友好交流。两国可以多交流,发展友谊。”
今年恰逢中洪建交两周年,古楷森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见证了两国在经贸领域取得的丰硕合作成果。他说:“这个寒假我刚回了一趟洪都拉斯,我发现那里已经建设了一些比较新的工程项目,从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到商店的商品,中国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在中国,我有机会参加了一些展览会,其中一个很特别的展览会关于洪都拉斯咖啡豆,我们感到很荣幸,洪都拉斯咖啡豆现在也可以进入中国市场,说不定你今天喝的咖啡可能是用洪都拉斯咖啡豆做的。我觉得两个国家互相帮助,关系非常好,进展非常顺利。”
谈及未来,古楷森满怀期待地表示,他希望能够在中国学好智能制造工程这一专业,毕业之后继续从事相关工作,为两国的交流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将所学知识充分运用到两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当中。
本文通过洪都拉斯留学生古楷森的视角,全方位展现了中洪建交两周年以来,两国在多领域的交流合作成果。从科技领域的发展到城市建设的成就,再到经贸往来的拓展,都体现了中洪两国友好关系的不断深化。古楷森对未来的期望也为两国的进一步合作增添了新的动力和希望。
原创文章,作者:Meg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5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