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蔚小理零”四家造车新势力2024年四季度及全年业绩,详细分析了它们的营收、利润、毛利率等财务状况,以及研发投入情况。同时,对各车企2025年的发展规划和重点方向进行了阐述,展现了新势力车企在激烈竞争中的不同态势和未来走向。
截至3月22日,“蔚小理零”这四家备受瞩目的造车新势力,2024年四季度及全年的业绩已全部揭晓,新一轮的排名也随之浮出水面。
“销冠”理想汽车展现出强大的实力,连续两年营收突破千亿元。然而,由于纯电业务的失利,2024年全年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困境。不过,好在理想汽车拥有充足的现金储备,如今进入了“守擂”阶段。而销量“黑马”零跑汽车,在2024年第四季度首次实现季度盈利,成为第二家打破新势力亏损“魔咒”的车企。销量和财务情况的不断向好,也促使零跑汽车上调了2025年全年目标。
小鹏汽车和蔚来汽车在2024年全年仍深陷亏损“泥潭”,并且均将盈利时间点锁定在今年第四季度,但二者却是“前者欢喜后者忧”。小鹏汽车凭借产品战略的调整,交出了“史上最强财报”,亏损大幅收窄,毛利率显著提升。而蔚来汽车虽然在销量和营收上取得了增长,毛利率也有所提升,但净亏损却在继续扩大。
2024年,哪吒汽车的危机未能解除,极越汽车遗憾出局,新势力如今仅剩下四家。理想汽车“守擂”,2025年纯电产品能否成功成为关键;小鹏汽车“减亏”,刚刚在2月份超越理想拿下新势力月交付“冠军”,势头正盛,渴望迈入盈利阶段;零跑汽车今年冲击年销60万辆,董事长朱江明称“很有信心把‘战役’打好”;蔚来品牌与子品牌乐道的危机未解,在大幅亏损的情况下,公司CEO李斌誓言“每一分钱投入都要听到回响”,启动了全面降本计划。
业绩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局面,有人欢喜有人忧。在2025年“血海”般的竞争下,不禁让人发问:还会有车企出局吗?
在全年50万辆交付量的强劲带动下,理想汽车2024年营收达到1445亿元,同比增长16.6%。这一规模十分可观,是蔚来汽车的约2倍,小鹏汽车的3.5倍,与小鹏、零跑两家车企拉开了千亿的差距。从利润方面来看,理想汽车仍然是唯一一家实现全年盈利的新势力,但却因2024年上半年的“纯电危机”,难以逃脱“增收不增利”的困境。去年全年净利润为80.45亿元,同比下降31.9%。
零跑汽车2024年全年营收321.6亿元,虽然在剩余三家造车新势力中规模最小,但却是最接近盈利的。2024年全年零跑净亏损28.2亿元,较上年收窄14亿元,并且在第四季度摸到了盈利门槛,实现净利润8000万元。其盈利进度早于蔚来、小鹏,计划今年实现全年盈利。
亏损同样收窄的还有小鹏汽车。去年下半年,在小鹏MONA M03和小鹏P7两款强力车型的拉动下,公司2024年全年实现营收408.7亿元,同比增长33.2%,尤其是第四季度贡献较大。除了汽车业务,小鹏为大众提供的技术合作授权,还带来了超50亿元的营收。2024年小鹏录得净亏损57.9亿元,同比收窄44%。
相比之下,蔚来汽车的情况似乎较为棘手。虽交付量全年有所上升,实现营收657.3亿元,同比增长18.2%,规模仅次于理想,但全年净亏损再度扩大8.1%,达到224亿元。从2021年以来,蔚来亏损额连续4年扩大,从2020年的56亿增至232亿,屡创新高。
虽然蔚来汽车的总体毛利率从2023年的5.5%提升至2024年的9.9%,汽车毛利率维持在12.3%,但亏损仍在进一步扩大。投资收益的转变,“大手笔”的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持续增长,以及新品牌乐道的市场推广及公司网络建设,都对其造成了较大压力。
2024年,理想、小鹏的毛利率分别为20.5%、14.3%。蔚来汽车的单车价格与理想维持在一个水平,但毛利率却只有理想的一半;与小鹏相比,蔚来的单车价格高于小鹏,毛利率却比小鹏还低。
不过,理想汽车在过去一年利润空间也受到了一定挤压。全年汽车业务毛利率为19.8%,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尤其是理想L6销量占比增加,进一步拉低了整体毛利水平。在“增收不增利”的困境下,理想需要进一步平衡市场份额与盈利空间。
凭借“性价比”策略赢得市场的小鹏汽车,整体毛利率向好,从2023年的1.5%提升至14.3%,汽车毛利率从 -1.6%转正为8.3%,其中,2024年第四季度汽车毛利率首次达到10%的高点。与大众集团的技术合作,成为小鹏改善毛利率表现的关键因素之一。
零跑汽车坚持“薄利多销”,2024年的毛利率从上年同期的0.5%提升至8.4%,全年高点同样在第四季度,毛利率为13.3%。
按照规划,在今年的第四季,四家新势力企业将呈现全员盈利的局面。但从上一年的盈利水平来看,“蔚小理零”四家继续加速分化,理想汽车后劲有限,零跑、小鹏势头较猛,而蔚来汽车还继续在亏损边缘徘徊。
有人“大手笔”布局,有人“省钱”做小本买卖
各家车企的“财力”不同,把钱花在何处也尤为重要。聚焦核心的研发领域,“蔚小理零”的花钱风格也有所区别。
2024年,蔚来汽车的研发投入达130.37亿元,涉及自研的神玑芯片、智驾世界大模型、操作系统等,补能领域也在持续铺开,继续推进换电县县通计划。然而,“摊子”越铺越大,蔚来的“口袋”堪忧。抛开持续扩大的高额亏损不谈,2024年蔚来的营收约为理想的一半,但研发投入上却比已经盈利的理想还多支出20亿元,持续“烧钱”扩张。
理想汽车2024年研发投入110.7亿元,同比增长4.6%,2023年同期为106亿元,连续两年研发投入超过百亿元。不过,2024年单季度研发费用逐步降低。在2024年前两个季度,理想单季度研发支出均在30亿元以上,但是在三、四季度均控制在25亿元以下。
多方面降本增效的小鹏汽车,在研发投入方面还是保持了增长。2024年研发投入64.57亿元,同比增长22.4%,主要由于公司扩充产品组合,与新车型开发相关的开支增加所致。当前,小鹏在大算力芯片、AI大模型、AI汽车、机器人以及飞行汽车等领域均进行了布局。
按照规划,通过技术自研重构成本结构是小鹏降本增效的重要一环。2025年,小鹏将投入95亿元用于研发,其中45亿元专攻AI领域。据悉,小鹏自研的图灵芯片可同时应用于汽车、飞行汽车和机器人,类似此类技术复用可以摊薄单品类研发成本。从研发费用逐年上涨的趋势来看,作为一家以技术为标签的企业,小鹏并未在技术研发上“节衣缩食”。
坚守“小本生意”的零跑汽车,2024年研发投入虽同比增长51%,但29亿元的规模,低于“蔚小理”三家,且具有较大差距。零跑方面表示,之所以能实现“扭亏为盈”,就是在成本方面控制得当。据悉,零跑核心三电(电池包、电驱、电控)采取自研,总投入约36亿元,远低于另外三家新势力车企。不过,控制研发费用的代价是,零跑在智驾领域的布局成果尚未显现,在造车新势力中处于后位,城市NOA至今未落地。而智驾领域,则是“蔚小理”重点投入又最“烧钱”的领域,尤其在比亚迪、长安、奇瑞、吉利等传统车企的入局下,行业开启“智驾元年”排位赛,智能化是一块不得不投入的领域。对于零跑而言,智能化也是不得不补的一课。
2025年各有侧重
2025年,加速向纯电领域转型是理想汽车重要的任务之一,以此扩大市场份额。理想汽车董事长李想在财报电话会上透露,理想首款纯电SUV车型i8将于7月发布,i6的发布时间则为今年下半年。与纯电车型即将投放市场同步的,是理想充电网络的建设。据悉,为了支撑纯电车型的发布,理想将建设完成超过2500个超充站。同时,公司也启动了集视觉、语言、行动模型于一体的下一代技术架构VLA模型研发,计划和理想i8同时发布。份额与利润的拉扯下,纯电能否让理想利润重回正增长的轨道,尚待市场检验。
亏损再创新高的蔚来汽车,要在今年第四季度实现单季度盈利,主要手段则是全面降本增效,从“烧钱扩张”转向“效率优先”,李斌誓言要“让每一分钱投入都要听到回响”。据李斌介绍,从今年第一季度开始,蔚来将推进研发、供应链、销售服务方面的全面降本,公司大规模推行基本经营单元,提升全员经营意识,提高投资回报率。
“依据月销4万辆以及今年增量,同时海外市场也会有增长的考量,我们定下了今年年销50万 – 60万辆的目标。”零跑汽车董事长朱江明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已经准备得很充分了,很有信心把今年的“战役”打好。上调全年目标,零跑2025年直奔盈利,成为第二家盈利的新势力企业。今年,零跑的毛利率指引为10% – 11%,该数字与市场预期基本持平;净利率上,零跑指引为2025年实现净利率转正。为补上短板,零跑计划在今年底将智驾团队的人数扩充到600人。在AI算力以及数据基建方面,计划在2025年年底前,在全新LEAP 3.5架构上配置以“端到端大模型”为基础的高速及城区的高阶智驾功能。依托海外市场加速销量攀升,零跑T03、C10以及B10三款车型将于今年在海外市场开始销售。据朱江明透露,2025年,零跑汽车海外市场的销量目标为5万 – 6万辆。同时,其和Stellantis集团的合资公司零跑国际有望在今年实现盈亏平衡。
同样在2025年加速“出海”的还有小鹏汽车。先行铺开渠道,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表示,2025年小鹏海外业务的目标是实现翻倍以上的销量增长,并且在全球建立超过300个销售服务网点,相比2024年底要翻一倍。2024年,小鹏汽车的海外销量突破了2万台,今年的目标则是4万台以上。此外,AI智驾、全产品布局也是小鹏今年倾注的重点板块。“在2026年年底,小鹏将会横跨在10万 – 50万元的价格段,从紧凑型到大型各个主流的细分市场具备更完整的产品布局。”在小鹏擅长的智驾领域,何小鹏强调小鹏已经进入AI汽车的时代,并且真正拥有全域自研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小鹏和对手在下一个阶段会在多个角度拉开更大的差距。”即将上市的MONA M03 MAX车型将会首次把城区AI智驾的门槛降低至15万元级别。AI汽车、从中国走向全球市场、具身人形机器人以及与汽车产业更深度的融合,面对未来市场,这是何小鹏所提出的小鹏“三条增长曲线”。
本文详细剖析了“蔚小理零”四家造车新势力2024年的业绩情况,包括营收、利润、毛利率等财务指标,以及研发投入状况。同时,阐述了各车企2025年的发展规划和重点方向。总体来看,四家车企发展态势分化明显,理想需解决纯电问题平衡盈利,蔚来要降本增效实现盈利,零跑冲击年销目标并补智驾短板,小鹏则加速出海和布局AI智驾等领域。在2025年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车企都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和机遇。
原创文章,作者:Edwa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4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