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压疮难题,医联体分级诊疗成功化解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沌阳街新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协和医院车谷院区通过紧密型医联体的双向转诊机制,成功治疗一位八旬压疮老人的故事,体现了分级诊疗的优势和意义。

在医疗领域,对于一些特殊患者的治疗往往需要多方协作与资源的有效调配。近日,一位八旬老人就因严重的压疮问题,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沌阳街新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协和医院车谷院区的共同努力下,迎来了康复的希望。

这位83岁的李爹爹(化姓)患有阿尔茨海默症,常年卧床的他,骶尾部、髋部出现了多处压疮。不仅如此,营养不良和严重感染更是让老人的状况雪上加霜,情况十分棘手。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沌阳街新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在将老人收住院后,第一时间展开了积极的救治工作。他们请来协和医院车谷院区伤口造口专家胡娟娟进行会诊,根据老人的具体情况,调整了营养支持方案,并进行清创以控制感染。

八旬老人压疮难题,医联体分级诊疗成功化解

协和医院车谷院区创面修复专家李恭驰在社区医院为老人进行第三次手术

经过1个多月的精心治疗,老人的状态逐渐好转,达到了手术标准。此时,新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协和医院车谷院区迅速启动了绿色转诊通道,将老人转至该院创面修复科。在那里,专业的团队运用手术清创、负压封闭引流等先进技术,彻底清除了老人身上坏死的组织,为创面愈合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下,老人身上的创面长出了新鲜肉芽组织,情况趋于稳定。随后,协和医院车谷院区通过“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又将老人转回了新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创面修复团队继续对其进行管理。

到了第三次创面闭合手术时,为了减少老人转院的折腾,协和医院车谷院区创面修复专家李恭驰副教授亲自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当地医护团队共同为老人完成了手术。术后,老人身上的创面愈合良好,目前已顺利进入康复阶段。

协和医院车谷院区副院长蔡俐琼表示,“紧密型医联体”的双向转诊机制实施后,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方面,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让有限的资源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另一方面,患者的就医成本也有所降低,同时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也得到了提升。这一系列的变化,让分级诊疗能够惠及更多的患者。未来,医院还将进一步打破制度与技术瓶颈,构建以人为本的整合型健康服务体系,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本文通过讲述八旬压疮老人的治疗过程,展示了紧密型医联体双向转诊机制在分级诊疗中的重要作用。该机制不仅提升了医疗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了患者就医成本,还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未来,进一步完善相关体系有望让更多患者受益。

原创文章,作者:Gaie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5638.html

(0)
GaietyGaiety
上一篇 2025年3月26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