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浙江东阳打造的影视业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中心,通过李家俊的具体维权案例引入,阐述了该调解中心成立的背景、运作模式以及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同时展示了其成立以来取得的显著成效。
在浙江东阳,影视业蓬勃发展,但劳动纠纷也时有发生。而这里打造的影视业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中心,正为广大影视从业者的权益保驾护航。
27岁的李家俊,至今对曾经遭遇的影视公司无理欠薪事件刻骨铭心。那是2024年6月,李家俊入职浙江东阳市的一家影视公司,负责剧本创作工作,每月工资8000元。然而,命运却给他开了个残酷的玩笑。工作3个多月后,企业负责人打来电话,告知他公司发展重心转移,让他不用再来上班。更让他气愤的是,公司还未支付他2024年11月份的工资以及双方口头约定的项目提成。多次与公司协商无果后,在2025年2月,他找到了东阳市影视业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中心,希望能在这里为自己讨回公道。
调解中心的调解员李琴在接案后,第一时间分别联系了公司负责人和李家俊。当时,李家俊主张5万多元的工资款、项目提成款以及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等。而雇佣公司却坚称与李家俊只是劳务关系,且不存在约定的项目提成款,只愿意给予4000元的补偿金。双方因补偿金额差距巨大,调解陷入僵局,案件随即转由东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横店派出庭进行仲裁。
最终,经过劳动仲裁,李家俊在2月份拿到了1.5万元的欠薪款和解约补偿金。这次欠薪事件也让李家俊深刻意识到,以后进入公司一定要签订劳动合同,将约定的各种福利待遇明确落实在纸面上。
李家俊的案例,仅仅是东阳市影视业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中心服务影视从业人员的一个小小缩影。
据东阳市人力社保局局长王晖介绍,东阳每年有8000多名常驻群众演员在横店拍戏,还有近万名从事影视剧组拍摄、搭景、美妆、航拍、武术训练、后勤等方面的从业人员。由于双方大多只是口头约定薪酬,且剧组用工方式十分灵活,一旦发生工伤、欠薪等事件,劳动者往往面临维权难、维权成本高等困境。因此,建立影视业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机制迫在眉睫,这对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
王晖表示,为了最大程度地方便影视业劳动者快速维权,调解中心采取了分类处理的方式。简单案件先由调解中心进行调解,重大疑难案件则由调解中心召集相关成员单位共同调处。如果调解不成,且属于仲裁受理范围的案件,将转入行政仲裁程序;其他案件则进入相应的司法程序。“一站式”调解中心成立的初衷,就是为了帮助劳动者就近就地高效维权。
在横店影视城做群演的李龙透露,由横店影视城演员公会派遣的群众演员,一般不会出现“被欠薪”问题,因为群演拍戏的薪酬都由演员公会代发。但如果是剧组自行招募的群演或群众自行接的戏,后期可能会因剧组资金紧张,拖欠劳动者工资的问题就难以避免。
退休后专职从事影视业劳动纠纷调解工作的王春生指出,目前比较难调解的情况是,从业人员不慎发生工伤后,由于影视企业(剧组)或影视劳务派遣公司购买的商业保险保额较低,达不到劳动者的赔偿预期,导致双方争执不断、矛盾激化。
针对这一问题,王晖表示,目前正大力引导影视企业(剧组)、影视劳务派遣公司(包括演员公会)以用人单位身份,为不符合确立劳动关系的参与影视、舞台剧制作的群众演员购买单险种工伤保险,让更多影视从业人员有机会享受与企业职工相同的工伤保险待遇,从而化解劳动者的后顾之忧。
据了解,集咨询疏导、纠纷调解、劳动仲裁、法律援助、“共享法庭”于一体的东阳市影视业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中心,自2024年6月成立以来,已累计调解、仲裁影视从业人员各类矛盾纠纷325起,涉及人员1314人,为影视劳动者追回劳动权益2165万元,劳动者维权周期也比以往缩短30%以上。
本文通过李家俊的欠薪维权案例引出东阳市影视业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中心,介绍了该中心成立的背景是影视行业用工现状导致劳动者维权难。阐述了其运作模式,即对不同案件分类处理。同时指出影视业劳动纠纷中欠薪和工伤赔偿难调解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该中心成立以来成效显著,为影视从业者提供了高效的维权途径,有力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原创文章,作者:Robe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5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