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在具身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投资动态展开,介绍了智元机器人的融资情况、发展历程及技术成果,还提及云迹科技的上市申请和腾讯此前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与规划。
近日,腾讯在具身智能领域再度有了新动作。3月24日,据南都记者了解到,智元机器人的关联公司——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发生了工商变更。此次变更中,新增了广西腾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卧龙电驱等作为公司股东。不过,关于此轮融资的具体金额,智元机器人并未向外界披露。
事实上,这并非腾讯首次涉足机器人领域。早在3月21日,服务型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头部企业云迹科技就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从其招股书可以看出,在云迹科技的股权架构里,阿里巴巴和腾讯都有参与投资。其中,林芝腾讯参与了A+轮及C轮投资,持有9.09%的股权;阿里系公司杭州灏月参与了D轮投资,股权比例为2.94%。
智元机器人开启新一轮融资,估值达150亿
公开资料显示,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的原股东,如临港新片区道禾前沿碳中禾(上海)私募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南京高榕五期一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退出了公司。同时,智元机器人的法定代表人也从舒远春变更为邓泰华。南都记者进一步了解到,智元机器人正在以150亿的估值进行新一轮的融资接洽。
智元机器人的相关负责人向南都记者透露,邓泰华目前担任智元机器人的创始人、董事长以及CEO职位。公开信息显示,邓泰华此前曾是华为公司的副总裁、计算产品线总裁。
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官网曾发布消息,今年2月,上海国投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袁国华一行前往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进行调研。当时,邓泰华以智元机器人董事长的身份率队接待,并陪同参观了智元机器人数采中心。双方就具身智能科技领域的前沿发展、产业合作等重要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南都记者还关注到,卧龙电驱在3月24日发布消息称,近日,卧龙电驱与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完成了战略投资签约,正式成为该机器人创新企业的战略股东。基于此次股权投资合作,双方将凭借各自在智能装备与机器人领域的产业优势,重点推进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技术的研发以及产业化应用生态的构建。
智元机器人成立于2023年2月,它是由包括华为天才少年“稚晖君”彭志辉在内的多位业内资深人士联合创立的。在2024年,智元机器人发布了G1至G5的具身智能技术演进路线,该演进路线还被上海政府纳入了《具身智能智能化发展阶段分级指南》。具体来看,G3层级开始走向数据驱动端到端,进一步形成了一套通用的训练框架,学习一个新技能后只需要采集相应数据就能实现更通用跨类别的泛化能力;随着数据量的进一步增加,G4演变为一个通用的操作大模型,结合认知推理规划大模型,来实现端到端通用操作;G5则是一个长期牵引目标,最终形成一个真正的感知、决策、执行的端到端大模型。
就在3月11日,智元机器人发布了最新搭载情感计算引擎的双足智能交互人形机器人灵犀X2。目前,该机器人已经具备了运动、交互、作业三方面的智能功能。从智元发布的视频中可以看到,这个机器人能够拿着针线缝合葡萄皮,像人一样转动和走路,甚至还学会了“偷瞄”。
截至目前,云迹科技的商用服务机器人已经服务于全球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3万家酒店、医院、工厂等场景,覆盖了中东、美洲、韩国、日本、泰国等地区和国家。其客户涵盖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国家会议中心、中国银行、万豪集团、洲际集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国贸中心、奔驰4S店等多元应用场景。
腾讯早在2018年就成立了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此后陆续推出了Max机器狗、Ollie轮腿式机器人、IDC运维机器人、自研灵巧手等多款研究原型。在2024年,腾讯还发布了具备触觉感知和灵巧操作能力的通用机器人“小五”。据悉,腾讯目前已经与国内40余家机器人企业开展了合作交流,其中广东省内企业有近20家,这些合作有助于机器人在各种场景的落地应用。
在近期的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媒体沟通会上,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对于近期国内火热的机器人赛道,腾讯的机器人实验室近期调整了方向,将聚焦做腾讯最擅长的事情。“我们会聚焦云服务和大数据、应用场景以及开源社区等领域。我们希望成为所有机器人厂商的支持者以及合作伙伴,而不是取而代之地去做硬件,这也和我们在包括云、AI等其他领域的思路是一致的。”
本文详细介绍了腾讯在具身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投资动态,包括对智元机器人的新一轮投资以及此前对云迹科技的投资。同时阐述了智元机器人的融资情况、发展历程、技术成果等信息,还提及云迹科技的市场覆盖情况和腾讯自身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与规划。整体展现了腾讯在机器人赛道的战略考量和产业推动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Ambitiou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4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