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介绍了2025年开年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态势,阐述了其在驱动行业数智化、赋能美好生活以及为政务治理提供新思路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和作用,展现了人工智能在各领域带来的变革与机遇。
时光迈入2025年,“深度求索(DeepSeek)”宛如一颗重磅炸弹,在科技领域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科技风暴”,迅速成为人们热议的高频词汇。与此同时,在全国两会上,“人工智能+”“大模型”“算力”等关键词更是被郑重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人工智能这一强大驱动力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焕新,展现出蓬勃的发展生机。
驱动行业数智化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明确指出,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速融合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驱动着产业变革,日益成为工业发展的全新引擎。
中冶赛迪信息产品部机器视觉产品部部长庞殊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大模型发挥的两个关键功能。他表示:“以往操作工人需要用肉眼直视1600多度的火焰画面,工作环境恶劣且存在一定危险,而现在通过人工智能大模型,这些画面可以清晰地通过屏幕呈现出来。另外,AI智能算法能够精准地识别当前冶炼的状态,并将这些信息及时反馈给操作工人,大大提高了工人的生产效率和操作质量。”
位于福州长乐区的福建福米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各尺寸液晶面板、LCD显示模组等新型显示设备的企业。过去,传统生产线在生产面板显示模组时,主要依靠人工抽检的方式来把控质量,但这种方式无法最大程度地保障产品质量。如今,该公司运用机器视觉和AI等先进技术对生产线进行改造,新的生产线项目显著提升了产品品质。
赋能生活更美好
当下,“人工智能+”技术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好帮手”。
3月20日至23日,2025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举行。来自全球的千余家参展企业齐聚一堂,全方位展示了AI如何为智慧生活赋能,从清洁电器到智能厨电,从影音设备到儿童科技,各种充满科技感的产品让人目不暇接。
3月20日,一位参观者(右二)饶有兴致地体验智能手表的腕部动态血压记录仪功能。(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李淼(右)和团队成员正在认真调试机器人灵巧手。(新华社记者 潘志伟 摄)
据李淼介绍,该人形机器人不仅要具备强大的人机对话功能,还要拥有出色的人机物理交互能力。例如,当机器人递送咖啡时,需要保持液体平衡并具备温度感知功能。“所以我们正在逐步在它的手部集成更多的多模态传感器。”李淼说道。此外,他还表示,多智能体协同作业是团队未来需要攻克的技术挑战和具体落地场景。“这需要多个机器人相互协同配合,比如一台机器人负责在后面做咖啡,另一台机器人则负责送咖啡。”
提供治理新思路
从科技创新到产业变革,再到丰富人们的生活,人工智能的影响力还延伸到了政务系统领域,受到多地政务系统的青睐。
近日,常州市钟楼区通过“政飞云”AI管理平台低空政务巡查项目,利用无人机搭载AI技术,为城市治理装上了一双“云端之眼”。这一创新举措实现了巡查效率与治理能力的双重提升,为城市精细化治理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昆山市也在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智慧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政务服务中。他们开发了多个“切口小、方法巧、效果灵”的AI应用场景,有效解决了社会治理中的诸多堵点和难点问题。
3月22日,在位于江苏无锡的天奇股份人形机器人数据采集实训基地,工程师们正在认真调试人形机器人。(新华社发 朱吉鹏 摄)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随着“人工智能+”行动的持续推进,它将不断激活高质量发展的动能。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陈昌盛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其目的就是要紧紧抓住这次人工智能技术突破的重大机遇,将我国的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规模优势充分结合起来,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让人工智能真正赋能千行百业,走进千家万户。
本文围绕2025年人工智能的发展,从驱动行业数智化、赋能生活美好、提供政务治理新思路等方面展开阐述,展现了人工智能在多领域的广泛应用和积极影响。随着“人工智能+”行动推进,将进一步激活高质量发展动能,推动各行业变革与进步,让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和人民。
原创文章,作者:Meg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5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