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汤筱疏涉嫌严重违法主动投案接受监察调查的事件,介绍了汤筱疏的个人履历、党内任职情况,还提到其曾主持会议强调廉洁,最后指出党外干部也不是法外之地,反腐败无盲区。
3月15日,浙江省纪委监委发布一则重磅通报。通报显示,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汤筱疏涉嫌严重违法,已主动投案,目前正接受浙江省监委的监察调查。
(汤筱疏资料图)
从公开信息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汤筱疏的个人情况。她出生于1968年9月,是浙江温州人。1990年8月,汤筱疏正式参加工作,并且她拥有海外留学背景,曾远渡重洋,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理工大学攻读公共管理硕士学位。
汤筱疏有着丰富的任职经历,她曾长期在温州任职,历经多个岗位的锻炼。她先后担任过省温州市农村能源办主任、温州市平阳县副县长、温州市龙湾区副区长、温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温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办主任等职务。2019年9月,她升任温州市副市长。到了2021年2月,汤筱疏进入省级单位,担任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
记者在梳理相关信息时发现,汤筱疏在中国致公党浙江省委会也有着一定的任职经历。她曾作为中国致公党浙江省委会机关支部党员出现在浙江致公2020年1月的一篇推文中。2023年8月,浙江致公的一篇推文显示,汤筱疏已担任致公党浙江省委会常委、科技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5年1月3日,汤筱疏还曾主持浙江省教育厅召开的2025年务虚会。在会议上,明确要求“要一身干净廉洁干,以清白本色抓落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在全省教育系统走深走实”。然而,如今她却因涉嫌严重违法主动投案,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有着明确的规定,将“民主党派机关和工商业联合会机关的公务员”“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等,都纳入了监察范围,真正实现了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全覆盖。
汤筱疏的主动投案,再次向社会表明,党外身份绝不是党外干部的“挡箭牌”。在反腐败的大环境下,没有所谓的“盲区”,党外既不是“纪外”,也不是“法外”,更不能成为“例外”!
本文围绕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汤筱疏涉嫌严重违法主动投案这一事件展开,介绍了她的个人履历、党内任职等情况,通过她曾强调廉洁却最终投案的对比,凸显了《监察法》对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的重要性,也强调了反腐败无死角,无论何种身份都不能触碰法律红线。
原创文章,作者:Weav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