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山海,沪青新滇四地共研文化散文式作文教学新风景 “云端筑梦”活动:推动沪青新滇四地语文教学协同发展

本文详细报道了“云端筑梦——沪青新滇四地线上语文专题活动(第三场)”的相关情况。活动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民族寄宿制学校与上海市毓秀学校同步举行,以“文化散文式作文写作指导——语言篇”为主题,吸引了四地80余名语文教育专家及教师参与,共同探讨作文教学新路径,多位嘉宾发表了观点,还展示了精彩的教学课程并获得好评,活动尾声对未来教学工作进行了展望。

近日,一场备受瞩目的语文专题活动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民族寄宿制学校与上海市毓秀学校同步盛大举行。此次“云端筑梦——沪青新滇四地线上语文专题活动(第三场)”由青海省果洛州中小学教研和教师发展中心、新疆自治区克拉玛依市教育局和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教体局联合主办。

跨越山海,沪青新滇四地共研文化散文式作文教学新风景 “云端筑梦”活动:推动沪青新滇四地语文教学协同发展

本次活动聚焦于“文化散文式作文写作指导——语言篇”这一核心主题,成功吸引了沪、青、新、滇四地多达80余名语文教育专家及教师齐聚云端,共同深入研讨作文教学的全新路径。

活动开幕式由青海省果洛州中小学教研与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黄勇(援青)精心主持。本次活动意义深远,旨在借助沪青新滇四地的“云端对话”,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广泛共享,优化教学策略。为参与研修的地区带来别具一格的作文写作教学思路,激励初中语文教师积极更新教育理念,大胆改进教学方法,勇于尝试多种作文教学范式,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姿态投身于教学改革,成为推动教学发展的有生力量。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提供坚实的实践支持。

新疆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教育局副局长、上海市毓秀学校副校长杨鹏飞(援疆)在开幕辞中指出,文化散文式作文教学需要遵循“探索—验证—实践—改进”的科学化路径。他热情鼓励与会者以此次活动为重要契机,进一步深化语文教学研究,携手推动区域教育的协同发展。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张鹏向大家生动介绍了梁河这座宛如镶嵌在滇西边陲的“孔雀之乡”及其独特文化。他表示,这次活动宛如一座跨越山海的桥梁,让德宏州有机会与教育发达地区进行深度对话,共同探寻“文化散文”式作文教学的全新路径。张鹏认为,此次研讨会的举办对梁河教育而言意义非凡,既是一次“借智赋能”的宝贵机遇,也是一场“守正创新”的实践探索,更是一份“携手共进”的责任担当。

跨越山海,沪青新滇四地共研文化散文式作文教学新风景 “云端筑梦”活动:推动沪青新滇四地语文教学协同发展

青海省果洛州中小学教研与教师发展中心正高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焦士汛主任强调,语文教学肩负着文化传承、思维启迪的重要使命。他从“跨越协作”“破局出新”“守正创新”三个独特角度深入阐述了本次活动的重大意义:本次活动引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促使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储备,积极改变教育方式,增长教育智慧。同时,也有力促进了不同地区的写作教学研究,为一线教师作文教学水平的提升搭建了专业成长的阶梯。

在精彩的教学展示环节,上海市毓秀学校佘远娟老师带来了以“语言美”为核心的课程《细品语言美,深析文风味》。她通过对三篇文化散文例文进行细致的对比赏析,精准提炼出文化散文语言的四大共性特征,即唯美意境的景物描写、细腻连贯的人物刻画、铿锵准确的议论抒情。课堂设计巧妙,注重引导学生从“感性认知到理性升华”的转化,通过仿写、修改、互评等丰富环节,有效引导学生将所学方法内化为自身的写作能力。课堂现场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反馈积极。

青浦区白鹤中学李玉梅老师(援滇)则以“文化意象”为主线,带来了《回龙茶韵里的文化密码》一课。她围绕云南回龙茶文化精心创设情境任务,通过“意象提炼—语言升级—思辨写作”的链条,成功将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写作素材。课堂采用小组合作与即时互评机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充分展现了“文化 + 情境 + 思辨”的立体化教学模式。

跨越山海,沪青新滇四地共研文化散文式作文教学新风景 “云端筑梦”活动:推动沪青新滇四地语文教学协同发展

青海省果洛西宁民族中学语文教研组长、青海省优质课获得者魏芬礼对佘老师的课程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佘老师的这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既注重语言美的理论建构,又强调写作能力的实践提升,从理论奠基、方法归纳、修改实践到总结提升,形成了完整的学习链,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佘老师的教学思路与实施策略,为老师们后续开展文化散文写作教学提供了极具借鉴价值的范例。

青海省果洛州班玛县藏文中学办公室主任、全国中小学名师优课教案一等奖及“国培计划”——民族地区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升培训一等奖获得者高世红表示,这两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丰富且贴近学生生活,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采用小任务驱动学习,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教师素养高,引导效果好。这两节课通过丰富的内容、灵活的方法和良好的教学素养,成功引导学生重视文化散文式写作,让学生明白将文化因素融入习作内容能使文章更容易被理解,对学生的习作起到了正确的指导作用,使学生在写作时能够更轻松地理解所要表达的内容,更准确地写出自己想要表达的信息。

青海省西宁市第十一中学高级教师、青海省优秀教师、青海省教学能手张永芳指出,两位老师指导学生观察的角度都十分细致。根据余秋雨和汪曾祺文化散文的特点,“文化散文”式作文的教学需要老师进行精细指导。在日常教学中,可以运用建立生活博物馆来记录生活点滴,每月创作写景叙事、写人记事的文章等方法,帮助学生积累提升写作能力。同时,也可在“文化散文”式作文教学中运用余映潮的五步推敲法提升学生的文本细读能力。

上海市毓秀学校特级校长、语文教师周秀芳强调,作文课上老师的高位引领至关重要。在丰富的课堂活动中,当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并且产生了创作的火花时,老师精彩的下水作文能让学生对写作方法以及自身的不足之处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使学生收获更大。文化散文式作文的提升离不开平日里的阅读积累,但更需要学生具备将深厚的阅读积累通过作文形式淋漓尽致表达出来的能力和方法,而这样的文化散文式作文教学课正是让学生获得这种能力和方法的有效途径。

跨越山海,沪青新滇四地共研文化散文式作文教学新风景 “云端筑梦”活动:推动沪青新滇四地语文教学协同发展

活动接近尾声时,杨鹏飞副局长进行了总结。他表示,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育人的载体。两节展示课分别从语言共性提炼与文化内涵植入的角度切入,为语言表现力训练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样本。未来,工作室将持续聚焦“跨区域协作教研”,通过“阅读摘抄点评”“经典诗文背诵”“专题写作训练”等多元化路径,推动文化散文教学在各地落地生根。

此次云端研讨跨越了山水阻隔,汇聚了沪青新滇四地的智慧,为新时代语文教学改革注入了全新的动能。我们期待未来能通过更多此类活动,实现教育资源的互联互通,共同提升教学质量。

本文围绕“云端筑梦——沪青新滇四地线上语文专题活动(第三场)”展开,介绍了活动的主办单位、主题和参与人员。阐述了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多位嘉宾在活动中发表了对文化散文式作文教学的看法。展示了佘远娟和李玉梅两位老师的精彩课程及其他教师对课程的评价。活动尾声对未来教学工作进行了展望,此次活动为语文教学改革注入新活力,期待后续有更多类似活动促进教育资源共享和教学质量提升。

原创文章,作者:Ambitiou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5053.html

(0)
AmbitiousAmbitious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