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新蓝图

本文围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新一代智能终端的支持,聚焦湖北、上海、重庆、安徽四地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探讨,多位代表委员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发展建议和看法。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明确提出,要持续推进“人工智能 +”行动。这意味着要把数字技术与我国强大的制造优势、广阔的市场优势更好地结合起来。政府大力支持大模型的广泛应用,积极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的发展。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无疑是“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体系中最为闪亮的“金名片”。近日,来自湖北、上海、重庆、安徽四省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齐聚一堂,共同深入探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之路,积极为推动“中国制造”新能源汽车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建言献策。

聚焦两会: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新蓝图

图为武汉的东风岚图 4.0 数字工厂。

全国政协委员韩民春:扬长补短才能领跑世界

新能源汽车产业如何才能做到扬长避短、在全球竞争中领跑世界呢?全国政协委员、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韩民春从做强优势和补齐短板这两个关键方面给出了专业建议。

在做强优势方面,首先要强化创新优势驱动。这就需要加大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力度,以前瞻性的眼光布局关键零部件新体系、新材料、新结构等的研发。其次,要强化相关优势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与高精度地图、物联网、语音识别等技术以及车联网等应用进行深度融合。最后,要注重推动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协同配合,形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在补齐短板方面,建议夯实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强度与韧性。集中力量针对汽车芯片和操作系统等短板,加大技术攻关力度,加强相关领域产学研的合作,促进技术创新和知识共享。同时,通过资源整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规模经济。

全国政协委员张兴海:未来新能源汽车将上演“三个加速”

全国政协委员、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创始人)张兴海认为,未来新能源汽车将呈现“三个加速”的发展态势。首先,新能源汽车在整个汽车市场的渗透率将加速提升;其次,以自动辅助驾驶、AI + 等为特征的智能化进程将加速,大量核心的智电技术将加快应用到汽车上,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和用车安全;第三,中国品牌将在高端汽车市场掌握充分的技术话语权和市场主导权。

针对“三个加速”,张兴海建议重庆车企应以“三个加快”抢抓机遇、面向未来。一是加快核心技术突破,加大投入加强自主研发、深化产业跨界合作,提升智能化水平、提高精品质量。二是加快产业协同,构建行业头部供应链生态体系,共同为用户制造汽车精品。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时代,一家企业再强大也难以独自应对所有挑战,要从过去的“链条型”发展变为“生态型”融合。三是加快走向全球汽车市场,打造世界级汽车品牌,在全球范围树立国产汽车高科技、高品质的崭新形象;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和法规标准,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市场策略,推出受用户欢迎的汽车产品,不断提高“重庆造”在国际上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

全国人大代表刘懿艳:培养汽车工程师要打破边界

全国人大代表、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人事与组织执行副总经理刘懿艳认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不少。

刘懿艳指出,下一阶段汽车技术会进入加速迭代周期,会有越来越多的跨界技术应用在汽车上。对此,她建议未来培养汽车研发工程师人才时,需要打破学科边界。随着汽车越来越智能化,想要造好车,工程师光懂机械原理还远远不够,从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新制造、新科技到人工智能,都要有所涉猎。这就要求产教融合、学科融合,共同培养高质量产业人才。“我有一个建议,让业界导师带着课题到高校执教,各方在深度互动中培养高质量人才。”

全国人大代表刘庆峰:AI 和用户体验驱动未来汽车

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表示,人工智能与汽车产业的深度融合,将引领汽车智能化发展的新浪潮。

当前,汽车行业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智能化成为新车上市宣发的亮点,智能座舱、智能音效、智能驾驶是新车上市过程中必然会提及的关键功能。在刘庆峰看来,未来智能汽车产品一定是由 AI 驱动、用户体验驱动的,“要让汽车驾驶更安全、更智能、更有趣,让汽车服务更丰富、更贴心、更高效”。

刘庆峰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智能化发展的关键是做好“AI + 汽车”的融合。2025 年,“AI+汽车”场景应用将呈现以下趋势:通用大模型赋能座舱人机交互更自然、更有情感,人车交互将越来越逼近人和人的交互;面向垂直应用场景的智能体开始大批量应用上线;智能汽车智慧声场创新场景实现批量化应用;端到端模型实现更安全、更类人、更丝滑的智驾体验;大模型持续赋能企业全流程运营等。

本文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对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的支持,介绍了多位代表委员对该产业发展的见解。韩民春强调扬长补短,张兴海提出“三个加速”与“三个加快”,刘懿艳建议打破学科边界培养人才,刘庆峰关注 AI 与汽车融合。这些建议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维度的思考和方向,有望推动产业更好地发展。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Meg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5038.html

(0)
MeganMegan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