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I行业迎来变革,深度求索取得突破提升产业信心。在此背景下,安永积极行动,将AI技术与专业服务、产业赋能融合,介绍了其AI战略布局,同时强调了倡导AI人才协同发展和构建可信AI体系的重要性。
当下,中国AI行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风暴。
自2025年起,深度求索(DeepSeek)凭借其“高能力、低成本、开源透明”的显著优势和突破性进展,在市场上激起了千层浪。它不仅极大地提升了中国AI产业的信心,更推动了以大模型为核心的技术与业务创新浪潮,让这股创新的洪流在各个领域广泛且澎湃地涌动。随着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社会各界对AI赋能千行百业、惠及千家万户寄予了更高的期望,AI也为进一步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与机遇。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安永迅速行动起来,积极投身于AI技术与专业服务、产业赋能的深度融合事业中。同时,安永大力倡导可信AI体系和AI人才体系的协同发展。安永大中华区科技咨询服务主管合伙人顾卿华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指出:“AI技术与应用正以令人惊叹的速度进行迭代创新,这极大地加速了企业的AI投资与建设步伐。我们可以预见,未来会有越来越多基于专有数据与知识的领域模型及AI应用不断涌现并创新。”他还强调,“随着AI应用的日益普及和发展,针对安全、幻觉、伦理、隐私等风险的应对工作变得日益紧迫。”顾卿华表示,安永在推动AI技术与服务发展的同时,始终高度重视构建AI可信体系,以保障AI创新能够稳健、安全地发展。
安永大中华区科技咨询服务主管合伙人 顾卿华
安永AI战略新布局:赋能企业智慧转型,激发商业创新动能
全球AI市场正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态势,年复合增长率(CAGR)超过40%。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预测,2025年全球AI支出将高达5000亿美元。中国作为全球AI市场的核心增长极,在2024年生成式AI服务备案量就达到了302款,核心产业规模成功突破6000亿元。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安永积极将AI技术与专业服务及产业转型紧密结合起来。据顾卿华介绍,安永的AI战略布局主要聚焦在三个核心方向:一是将AI融入核心技术平台;二是通过AI赋能员工提升工作能效;三是利用AI支撑产业转型与创新。在具体实践方面,安永自主研发的METIS.ai平台,自2024年6月开始融合DeepSeek R1的模型能力后,平台上各类智能体(AI Agents)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以生命科学行业的某企业为例,该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面临着巨大挑战,由于数据语义复杂且逻辑不准确,传统的数据分析方法无法及时做出有效的决策。安永基于METIS.ai平台设计开发了智能指标分析助手KPI Copilot,并构建了动态解析引擎,对超过300项指标的数据收集、清洗、计算、分析与交互过程进行了优化。经过优化后,该企业的运营分析决策效率提升了约60%,分析周期从原本的七个工作日大幅缩短至接近实时响应。
安永METIS.ai平台全景展示
2025年以来,市场的关注点逐渐转向垂类AI应用,行业垂类大模型也成为了新的竞争焦点。通过行业专属知识库及模型与企业业务场景的深度整合,能够创造出独有的商业价值。根据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andMarkets的最新报告,垂类AI应用的市场规模预计将从去年的51亿美元大幅提升至2030年的大约471亿美元,到2032年甚至可能超过1000亿美元。与此同时,跨行业通用性AI应用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知识语义壁垒、数据异构性、数据合规与保密要求等。在AI百花齐放的竞争格局中,合规能力是进入市场的入场券,行业深度是企业竞争的护城河,技术革新则是制胜的关键因素。
顾卿华提到,安永作为专业服务机构,其独特的优势在于知识与经验的沉淀。目前,安永正在积极开发专业知识库,通过基础层、中间层、应用层的三层融合架构来构建和优化METIS.ai平台,深度融合DeepSeek、昇腾算力等AI大生态能力,实现AI技术要素与行业洞察的深度融合。
倡导AI人才的协同发展
在AI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安永始终坚守“以人为本”的理念。AI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同时也引发了工作技能和未来人才需求的巨大变化。企业需要以全新的视角来审视AI对人力资本的影响。
麦肯锡的报告显示,到2030年,中国对AI专业人才的需求预计将达到600万,然而人才缺口可能高达400万,其中复合型人才缺口占比超过60%。因此,建立相应的培育培训体系以应对AI技术引发的工作岗位变迁显得尤为重要。
安永认为,企业应积极构建AI成熟度评估模型,评估现有人才的技能缺口,并基于企业AI战略推导对未来人才的需求与定位。为了加强AI人才生态圈的建设,安永着力拓展人才生态,与高校、企业、专家等多方进行紧密合作,并举办人工智能全球竞赛、数据科学挑战赛等活动,以此来发掘和培养AI人才,扩大人才储备。
构建可信AI体系
AI应用在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风险,其中大模型的幻觉问题尤为典型。据Vectara机器学习团队在今年初的测试,DeepSeek – R1的幻觉率超过了14%,这给模型应用场景带来了很大的局限和潜在隐患。据南都大数据研究院统计,在2024年记录的220起AI风险事件中,AI技术滥用与违法侵权事件数量超过110起,AI决策失误与伦理争议事件数量超过53起,AI造谣与虚假信息传播事件数量占比超过44起,还有AI安全威胁与数据泄露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在法律层面,早在2023年8月,由网信办等七部门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正式施行。《办法》明确要求生成式AI服务提供者需建立数据合规、算法透明、生成内容管理等六大机制。随着《办法》的实施,中国AI产业的治理与规范化水平日益发展和成熟。
基于此,安永构建了“防御、控制、追溯”三位一体的AI治理与可信体系。通过高质量的知识库建设、模块化设计、数据分层存储和动态更新,来保障AI应用的准确性和可解释性;通过数据标注使AI决策更加透明和可追溯;同时运用数据脱敏、加密存储等技术,保障敏感信息的安全;并且定期审查监管合规要求,实现主动合规风险控制,从而整体提升AI应用的可信可靠程度。
顾卿华强调:“数据质量与知识含量,是发挥AI价值的关键前提。安永通过前瞻性的AI顶层规划、多模态数据平台的构建、数据要素的全生命周期管理、AI可信体系构建等措施,来厘清AI应用场景与建设路径、消除数据要素流动的壁垒、实现异构系统与数据的链接、实现AI的业务价值。”他还表示,“拥抱AI的目标并不是替代人,而是让人更专注于思考、决策、创新和情感连接。”
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赋能、人才生态与治理体系的协同发展,安永正在人工智能时代重新定义“以人为本”的数字文明。
本文详细阐述了中国AI行业的变革现状,深度求索推动了产业创新。安永积极应对,通过AI战略布局赋能企业转型,同时重视AI人才培养和可信体系构建,以协同发展的方式在人工智能时代重新诠释“以人为本”的数字文明,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全面且可行的思路和实践经验。
原创文章,作者:Weav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4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