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石景林街道联合多个单位走进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开展“青春护航·健康无毒”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多元融合的宣教模式,为高校学子提供心理健康与法治安全保障,活动涵盖心理健康服务、防毒反诈宣传等内容,还介绍了活动后续的计划和相关部门的下一步举措。
在3月24日这个意义非凡的日子里,石景林街道在崇左市禁毒办的精心统筹与指导下,积极联合共青团崇左市委员会、市司法局、市反诈中心、市交警以及市第二人民医院等众多单位,一同走进了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他们共同举办了一场以“青春护航·健康无毒 ”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此次活动采用了“心理 + 法治 + 禁毒 ”这种多元融合的创新宣教模式,为一千多名高校学子送上了心理健康与法治安全的“双保险 ”。
活动特别以心理健康服务作为切入点,别出心裁地打造了沉浸式体验场景。崇左市第二人民医院心理科的专家团队亲临现场,开设了“心灵驿站 ”。在这里,他们通过专业的心理测评以及趣味十足的沙盘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们有效疏解学习和生活中积累的压力。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的“阳光心社 ”也积极参与其中,推出了非遗扎染心理疗愈工坊。学子们在蓝白交织、美轮美奂的图案创作过程中,不仅释放了压力,还深切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崇左幼专心理健康协会带来的“解忧杂货铺 ”互动墙更是成为了活动的一大亮点。学生们可以在匿名心事卡上写下自己的心事,而暖心的回信则在学生们之间架起了一座心灵沟通的桥梁。此外,活动现场还设置了减压舞蹈快闪、心理知识闯关打卡等精彩环节,吸引了大批学生踊跃参与。一位参与手工DIY的学生兴奋地表示:“在创作的过程中,我感觉压力都被释放出去了,也让我更加懂得了如何与自己的情绪和谐共处。 ”
活动现场的氛围十分热烈。
与此同时,活动还同步构筑起了防毒反诈的双重防线。崇左市反诈中心的民警结合近期高校频繁发生的“刷单诈骗 ”“AI换脸诈骗 ”等典型案例,详细揭秘了各种骗术的手段和特点,并指导学生们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石景林街道的社工则重点科普了含依托咪酯电子烟、氟胺酮等新列管物质的滥用危害,还发放了《麻醉药品管理须知》手册,提醒学生们要规范使用精神类药物。一名学生在听完讲解后,深有感触地感慨道:“原来止咳水滥用也会成瘾,这对我们来说太有警示意义了! ”
据石景林街道负责人介绍,本次活动是“校地联动 ”禁毒宣教模式的一次创新实践。通过整合医疗机构、高校社团、司法部门等各方资源,成功将毒品预防教育融入到了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之中。后续,街道还将依托高校志愿者队伍培育“禁毒青年讲师团 ”,开发“心理疗愈 + 法治教育 ”融合课程,进一步持续扩大宣教的覆盖面,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共青团崇左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巡航护“心 ”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实现了预防端口的前移。下一步,他们将推动12355青少年服务台与社区戒毒工作站进行深度合作,构建常态化的联防联控机制,全力以赴护航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3月24日石景林街道联合多单位走进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开展“青春护航·健康无毒”活动,采用“心理 + 法治 + 禁毒”多元融合模式,为学子提供心理健康与法治安全保障。活动包含心理健康服务、防毒反诈宣传等内容,是“校地联动”禁毒宣教创新实践,后续将培育讲师团、开发融合课程,共青团崇左市委也将推动相关合作,构建联防联控机制护航青少年成长。
原创文章,作者:Meg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4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