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赴港,是应对内卷还是全球化新征程?,宁德时代营收负增长,赴港上市开启新战局?

本文聚焦宁德时代近期的两则重要消息,一是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二是向蔚来能源注资深化合作。围绕这两则消息,深入剖析了宁德时代面临的成长烦恼,包括营收负增长、行业内卷、市场竞争等问题,同时探讨了其赴港二次上市背后的全球化发展战略意图。

近日,宁德时代(江湖人称“宁王”)传来两则重磅新消息。

第一则消息,宁德时代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要知道,从宁德时代首次在A股披露赴港上市计划,到如今递交申请,仅仅过去了两个月时间。如此迅猛的进展,让不少人心中泛起了嘀咕:“宁王为何如此急切地进行二次上市?难道是缺钱了?”

消息往往需要关联起来看,紧接着就是第二则消息。宁德时代向蔚来能源注资不超过25亿元,通过股权合作的方式进一步深化双方的战略互信。一出手就是25亿的合作资金,由此可见,宁德时代并不缺资金。那么,它此番赴港上市,究竟意在何为呢?

答案在日前宁德时代公布的2024财报中初现端倪。财报显示,宁德时代营收首次出现负增长,曾经一路高歌猛进的它,也遭遇了成长的烦恼。

当前的宁德时代,迫切渴望更紧密的产业链合作,以及更深度的产业绑定。而这背后,是新能源产业激烈的内卷现状。在产能过剩、价格内卷的大环境下,即便是行业龙头宁德时代,也难以独善其身。

01 “一升一降”背后的价格内卷

日前,宁德时代交出了一份喜忧参半的成绩单。

令人欣喜的是,2024年,宁德时代净利润逆势增长15.01%,达到了507.45亿元,平均算下来每天能赚1.4亿元,这盈利能力着实惊人。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其营业收入为3620.13亿元,同比下降了9.70%。宁德时代营收下降的背后,存在着两个关键因素。其一,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下降;其二,行业内卷引发了降价潮。

2024年,碳酸锂、磷酸铁锂等原材料价格犹如雪崩一般坍塌,这直接拉低了电池成本。储能电芯价格跌至0.32元/Wh,跌幅高达48%;动力电池更是进入了“地板价”区间,从2023年的0.4元/Wh降至2024年的0.33元/Wh。上游的电池产业链企业疯狂扩产,最终导致了产能过剩危机。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宁德时代也不得不被迫降价。去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均价为0.75元/wh,同比下滑了25%;储能均价为0.7元/wh,下滑了29%。这一系列的降价举措,导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系统去年营收减少了11.29%,储能电池系统营收降低了4.36%,宁德时代也无可避免地卷入了降价潮。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系统销量同比增长了18.85%;储能电池系统销量同比增长了34.32%。这意味着,尽管销量在增长,但收入却并未随之上升。这“一升一降”的背后,深刻反映了行业内卷所引发的价格激战。宁德时代急需寻找更多的增长曲线和更大的市场,以应对当前的竞争格局。

02 二次上市背后的全球化发展大计

2月,宁德时代赴港二次上市的消息一经传出,市场上便众说纷纭。要知道,宁德时代在A股市值过万亿,为何还要进行二次上市呢?

答案其实很明确:全球化发展战略。从宁德时代的财报中,我们可以一窥其当前全球化战略目标的急迫性。

一个重要的线索是,国内相关企业都陷入了亏损的困境。从电池上游产业链企业的财报来看,锂矿双巨头都未能幸免。比如天齐锂业2024年预计亏损57亿,赣锋锂业预计亏损6.4亿。在这种情况下,动力电池的价格自然也跟着下调,收入下滑也就成为了必然。

宁德时代同样受到了影响。去年,宁德时代盈利最高的业务并非动力电池,而是储能电池。财报显示,储能电池系统去年毛利率达到了26.84%,而动力电池系统为23.94%,储能电池首次实现了对动力电池毛利率的反超。

激烈的竞争让整个产业链收入下滑,寻求海外增长曲线的需求已经在财报上有所体现。2024年,宁德时代的境外收入为1103.36亿元,同比下滑了15.77%,占总营收的30.48%;不过,其毛利率为29.45%,同比增长了9.88%。

海外扩张无疑是宁德时代谋求H股上市的重要驱动力。宁德时代此前也曾明确指出,随着海外建厂和运营的推进,企业需要大量的外汇储备,特别是欧元和美元。宁德时代选择赴港二次上市的核心动因,正是为了推进其全球化战略,尤其是在国际市场上的资金调度和跨境运营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

03 花无百日红

时间回溯到三年前,得益于国家新能源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宁德时代紧紧抓住产业机遇,借风而起。市值突破万亿,宁德时代迎来了属于它的“高光时刻”。

曾经,与老对手比亚迪相比,宁德时代的市值提升速度远超比亚迪,两者的市值差距一度扩大至7000亿元。然而,今年2月,比亚迪发布智驾系统“天神之眼”后,市值成功站上1万亿元,并持续创下新高,最终与宁德时代并驾齐驱。截至3月21日收盘,两家公司市值均达到1.13万亿元。

虽然比亚迪暂未公布2024年全年业绩,但去年前三季度,比亚迪营收5022亿元,同比增长18.94%,净利润252亿元,同比增长18.12%,发展势头十分强劲。

除了老对手的紧追不舍,宁德时代还需要面对诸多行业竞争问题。一个典型的挑战就是,车企纷纷引入第二、第三电池供应商,甚至布局自研电池,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宁德时代的议价能力,冲击了其市场份额。

2024年,宁德时代在国内动力电池市场的市占率为45.08%,同比增长1.89%,但与2021年(52.1%)和2022年(48.2%)的市占率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面对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价格战和激烈竞争,宁德时代需要通过多种战略手段来应对周期性下行压力,赴港上市只是其中的一种策略而已。

本文围绕宁德时代近期的两则新消息展开,深入分析了其2024年财报中营收负增长的原因,包括行业价格内卷和产能过剩等问题。同时探讨了其赴港二次上市背后的全球化发展战略,以及面临的市场竞争挑战,如老对手追赶和车企引入多供应商等。宁德时代需综合运用多种战略手段应对当前困境,赴港上市是其应对策略的一部分。

原创文章,作者:Edwa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4713.html

(0)
EdwardEdward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