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人定制音乐”:开启全民音乐创作新时代

本文聚焦当下新兴的“素人定制音乐”潮流,通过讲述素人女孩叶楠定制个人单曲《洛阳姑娘》的故事,展现了普通人实现音乐梦想的可能。同时,介绍了该行业的发展现状,包括产业链成熟、成本降低以及AI技术的助力等,还探讨了其对大众音乐素养和流行音乐发展的积极影响,并给出了定制专属单曲的具体步骤。

在繁华的音乐世界里,有一个特别的存在——花夏之音的录音棚,这里不仅是专业音乐人的创作天地,更是普通人实现音乐梦想的起点。在这里,后期制作的魔法让每一个音符都焕发出独特的魅力。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幻想:站在绚丽的聚光灯下,深情地唱着一首只属于自己的歌,让每一个听众都能感受到你内心的故事?又或者在寂静的深夜,单曲循环着某段旋律,幻想着歌词里写的就是自己的喜怒哀乐?

曾经,音乐创作就像一座高不可攀的山峰,是专业音乐人才能涉足的领域。高昂的制作成本、复杂的行业壁垒,如同横亘在普通人面前的鸿沟,让人望而却步。然而,时代在变迁,如今AI技术的赋能,加上文化公司创新的服务模式,只需花几百元,就能录制一首“个人主题曲”,这已然成为了一种崭新的文旅消费和新兴的音乐文化潮流。“素人定制音乐”正以势不可挡的姿态,掀起一场平民化的音乐风暴,让你的生活碎片、情感挣扎、平凡与伟大,都能被谱写成动人的旋律,成为永恒的经典。

曲中真意:素人女孩的音乐梦想之旅

有这样一位素人女孩叶楠,她用半年的时间,创制了专属单曲《洛阳姑娘》,以此纪念自己的而立之年。“洛阳姑娘就是这样,像忍冬花一样,吃再多的苦也自己扛,只因为心中还有远方家乡……”叶楠常常边走边哼唱着这首歌,进行着音准和节奏的练习。为了能在录音时更加完美地呈现歌曲,她在家中与家人交流时,也会刻意张大嘴巴,锻炼唇周的力量,力求让每一个音节都清晰准确。

当叶楠踏入录音棚的那一刻,激动与紧张的情绪交织在一起,手心不禁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对对,情感很到位了,咬字再用力一些。”监棚老师的指导声通过话筒,穿过厚厚的隔音玻璃,清晰地传入她的耳机中。她迅速调整状态,再次深情地唱起那首已经练习了无数次的歌曲。

33岁的叶楠是北京某学校的一名文员,她并非专业音乐人,只是一个热爱唱歌、用歌声丰盈生活的普通音乐爱好者。“唱歌就是我的情绪出口,能把生活中的压力通过良性无害的方式释放出来。”她这样形容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尽管是普通人,但叶楠心中一直怀揣着一个“歌手梦”,她渴望从KTV的小舞台走进专业的录音棚,从翻唱他人的歌曲到拥有自己的原创作品。在音乐人郭志凯及其工作室的帮助下,她终于完成了个人单曲《洛阳姑娘》的定制,实现了一场与自我的深度对话。

这首《洛阳姑娘》,不仅是叶楠送给自己三十周岁的特殊礼物,更是她对家乡深深眷恋的情感寄托。歌词中,洛阳的老街、牡丹花、美食频繁出现,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深情告白着800公里外的家乡;唱到“经历风吹雨打”等部分时,又生动地描摹了她自己十四年在北京生活的酸甜苦辣;“时常梦见你洛阳,我的故乡”则是她在深夜疲惫时的喃喃自语。有时,叶楠闭上眼睛,聆听着音响中缓缓流淌出的旋律,就仿佛回到了童年时期父母给她播放古典乐的温馨场景。“这首歌既表达了我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也对未来有所激励。”叶楠说,从作词、谱曲、混音母带到平台发行,她全程与工作室认真沟通、仔细打磨。虽然制作周期不到半年,但每一句修改都像是在给过去的自己写信,充满了回忆与情感。

如今,这首歌不仅成功发行至QQ音乐、网易云音乐等网络平台,成为她的“而立纪念”,更在单位年会、朋友聚会中被播放分享,甚至在产房中陪伴着她生下了可爱的宝宝。通过这次歌曲制作和分享的经历,叶楠更加坚定了对音乐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正如《洛阳姑娘》中唱的那样:“洛阳姑娘就是这样,像牡丹花一样,受风吹雨打依然绽放,只因为心中还有小小梦想。”

曲外天地:产业链成熟,性价比提升

叶楠的这首《洛阳姑娘》,是音乐人、北京卓雅凯志文化传播的负责人郭志凯为其量身打造的。

郭志凯回忆,公司最初的定位是与专业歌手合作打造原创歌曲。然而,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他亲眼见证了很多素人从默默无闻到走向大舞台成为明星、歌手。于是,发掘有潜质的新人也成为了公司的一项重要业务。在这个过程中,公司又遇到了不少单纯只是爱唱歌,并无走专业道路需求的普通人,他们渐渐成为了公司的客户。截至目前,公司累计服务的素人已达上百人。

以叶楠专属单曲的创制过程为例,同为洛阳人的郭志凯有感而发,亲自创作了歌词,之后又请来音乐人樊文婷作曲。考虑到叶楠从未受过专业训练,郭志凯还为她请来了音乐人胡蝶辅导声乐,随后联合吉他手王潇然、录音师冯晓波等进行录制。“最终以较高的专业水准完成了这首歌。”郭志凯说。

作为这个业态的亲历者,郭志凯见证了素人定制音乐产业链走向成熟的全过程。他回忆,十几年前,普通人想拥有一首专属单曲,往往需要付出高昂的制作成本,还要经历复杂的专业制作流程。“曾经我们为素人创作一首歌,成本要上万元。”他说,如今,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定制服务已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几千甚至几百元就有可能完成一首原创歌曲。

花夏之音文化传媒集团同样设立了素人定制音乐服务板块,其原创业务负责人王羿分析:“大部分人更注重歌曲最后的听感,特别是顺畅度、流行度和悦耳度。但对于歌曲内里的和声运用、乐器搭配等专业细节,他们并没有深入研究。”在与创作师沟通时,顾客只需明确表达歌词内容、歌曲情感和曲风偏好等基本要求,很快就可以获得初步产品。后续再和创作师不断磨合修改,直至作品达到合适的效果。在线下录制环节,顾客也不必担心跑调或节奏问题。在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后期调音校准技术的加持下,得到一首令自己满意的定制歌曲已经变得非常便捷。

自2018年起,花夏之音文化传媒集团面向非专业个人客户推出该服务,2024年后业务量增长迅速。集团负责人刘少洋透露,目前已在全国开设70余家线下门店,非音乐专业客户群体的定制业务占比已高达总业务量的60%至70%。为满足市场需求,花夏之音负责中低端歌曲定制的创作师团队规模也在持续扩大,服务范围不断拓展。

以其旗下“花夏节奏”成都门店为例,该门店平均每月完成十余首原创歌曲的制作订单。门店的分级定价模式也清晰明了:999元的基础档包含作词作曲,千元档可支持风格化编曲、录音、后期制作等,而万元档则包含实体乐器实录与更专业设备支持。相关负责人透露,客户主要以学生和年轻人为主,他们大多会定制自己喜爱的动漫、偶像同人曲,或是情侣纪念曲。

浏览社交平台,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工作室推出的作词作曲基础套餐均价不到千元。在基础款之上,覆盖全链条的服务也都明码标价,这其中涵盖词曲创作、编曲、录音、混音、母带制作、MV拍摄,甚至发行推广。“拥有一首原创单曲”正从奢侈消费转变为一种可触达的文化娱乐方式。

AI助力:降低成本,提供更多可能

AI技术在音乐创制领域的应用已经日益广泛且深入,它不仅可以降低创作成本,还增加了音乐创作的选择性。市面上已有多款AI音乐创作软件,如AIVA、AmperMusic等,它们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生成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著名音乐人谭伊哲分析,除了创作,AI还在音乐制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AI可以分析歌手的声音特点,为其量身定制歌曲;AI还可以帮助混音师进行音频处理,提高音质效果;传统的录音棚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人员,而AI录音棚则可以通过软件实现自动化录制和后期处理。这使得普通人也能在家中搭建自己的录音棚,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尝试音乐创作和制作。谭伊哲说,“例如快递小哥、保洁阿姨等,都可以通过AI工具进行音乐创作和特效制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音乐制作行业。虽然AI无法完全取代人类在音乐创作中的逻辑思维和情感表达,但它为普通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

资深混音师周晓明认为,从作曲、编曲到演唱,AI都展现出了强大的能力,给音乐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与挑战。对于小型音乐制作公司来说,AI降低了创作成本,使得原本需要高昂费用才能完成的音乐制作变得更加亲民化。即使是没有雄厚资金支持的小公司或个人创作者,也能够借助AI技术制作出具有一定质量的音乐作品。他认为,适应这一变化并积极探索,将AI技术与传统创作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是实现更高层次艺术创新的关键。

花夏之音文化传媒集团负责人刘少洋介绍,借助AI,创作者只需输入几个关键词,便能迅速获得灵感与创意,使简单的词曲创作变得更加高效。这也促使定制业务的基本服务价格有所下调,更具性价比。此外,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仅呈现文字乐谱或一个伴奏,他们很难直观地感受歌曲的效果,而利用数字人声演唱歌曲Demo,相比以往聘请专业歌手试唱,能够快速让定制顾客对歌曲有一个初步的听感,方便后续的沟通并且价格更加低廉。

“当然AI生成出来的东西是没有人的情感的。”刘少洋说,实际创作流程中,AI完成初步创作后,创作师会对作品进行细致、专业的修改与优化,使歌曲更具情感与灵魂。

业内统计显示,随着流媒体平台和短视频的崛起,音乐消费市场持续扩容。2023年中国数字音乐市场规模突破800亿元。全民创作热潮下,音乐制作软件普及率三年增长210%。在此背景下,专业音乐人转型“素人服务商”已成新趋势。

乐评人:全民音乐时代提升大众音乐素养

未来,普通人定制歌曲将越来越贴近我们的生活。乐评人沐子认为,随着技术和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定制歌曲的流程会更加简单高效、价格也会更加实惠。对于普通人来说,无需专业的音乐知识和大量投入,就能拥有一首属于自己的原创歌曲,这无疑会极大地增强个人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而定制过程又会加深人们对音乐创作各环节的理解,提升大众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让音乐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丰富个人的精神世界。

沐子表示,新服务的成熟也在促进全民的音乐创作热情。大量新颖独特的音乐作品涌现,将为流行音乐注入新活力,推动其风格的多样化发展,使音乐更加贴近大众生活,反映社会的多元文化和人们的真实情感。同时,这也将启发更多爱音乐的普通人真正走上原创音乐的道路。

如何定制:三个步骤打造专属单曲

如果你也想尝试定制一首属于自己的个人单曲,以下为你提供一些具体指南。

一、明确需求与预算

1.主题与风格定位:初步明确自己所想要创作的歌曲内容、情感、曲风,以及用途,并且积极与创作师进行沟通。你也可以提供喜好风格的歌曲作为参考,如周杰伦、林俊杰、邓紫棋的风格,或单首歌曲的风格,如《孤勇者》《小幸运》《刀马旦》等等。

2.预算规划:根据自己的预算和具体需求进行选择。不同音乐工作室的收费标准不一,可向客服询问具体的报价表,同时也建议对比多家工作室,收集相关评价后进行选择。

二、深度沟通与共创

1.词曲修订:作词作曲环节通常需要多次交流与修订,在制作过程中要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诉求。创作过程中,工作室会提供简易demo试听,任何“感觉不对”的地方可以大胆告知,以确保最终能够达到令自己满意的效果。

2.专业录音:有进一步制作成品需求的,可选择包含录音棚专业录音的服务。在录音时尽量放松,可以想象自己正在KTV“嗨歌”。一般录音棚内也会有专业的老师指导你的演唱,若有音准和节奏问题,后期也能进行调音校准,请自信开唱吧。

三、成品制作与发行

1.成品制作:混音与母带制作等更加专业的制作过程则需交给音乐工作室,但同样注意要保持及时沟通。同时若有MV拍摄需求,也可联系相应的业务,配合拍摄与后期效果确认即可。

2.歌曲发行:获得定制歌曲的成品源文件后,你可以在网易云等音乐平台上申请创作人账号,按照平台的指示与要求上传到相应位置,这样就可以在平台上拥有自己的个人单曲。也可以进一步选择制作成实体黑胶唱片、CD光盘等,这将更加具有仪式感!

本文围绕“素人定制音乐”这一新兴潮流展开,通过叶楠的故事展现了普通人实现音乐梦想的可能。随着产业链的成熟和AI技术的助力,定制音乐的成本降低、流程简化,让更多人能够参与其中。这不仅提升了大众的音乐素养和幸福感,也为流行音乐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同时,文章还为想要定制歌曲的读者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南。

原创文章,作者:Weav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4469.html

(0)
WeaverWeaver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