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阳“共富工坊”:就业增收新引擎,乡村发展新动力,睢阳区“共富工坊”:为创业者架桥,为乡村振兴添翼

本文聚焦商丘市睢阳区“共富工坊”建设,以张长亮的创业故事为切入点,展现了“共富工坊”政策在解决创业者资金难题、带动就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还介绍了睢阳区围绕乡村振兴优化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推进技能建设为特殊群体提供就业机会等举措,以及“共富工坊”取得的显著成果。

3月23日,商丘市睢阳区郭村镇集镇区的一家书画装裱店内,一片忙碌景象。张长亮和他的徒弟们全神贯注地投入工作,有人小心翼翼地裁剪纸张,有人精细地进行粘贴装裱,每一个动作都彰显着对工艺的严谨态度。

张长亮曾经是一名军人,退役之后,他怀揣着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回到家乡,立志在工艺品装裱领域闯出一番天地。然而,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启动资金不足成了他面临的最大难题。由于流动资金匮乏,他在采购设备和原材料时举步维艰,前期的生意难以顺利开展。

幸运的是,睢阳区“共富工坊”的政策为他带来了转机。睢阳区人社局的工作人员在得知张长亮的具体情况后,主动与他对接。他们多次前往实地走访,深入了解张长亮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结合“共富工坊”建设,人社局帮助他办理相关申报贷款材料。最终,张长亮顺利获得了70万元的创业贷款,成功解决了资金难题。而且,为了确保贷款资金能够发挥最大效用,相关部门还为他提供了专业的经营指导服务,并定期进行回访,助力他的事业快速发展。

“这笔贷款对我来说真的是雪中送炭。”张长亮感慨地说道,“有了这笔资金,我才能够顺利推进我的创业计划,让我的工艺品装裱生意逐渐走上正轨。”

如今,张长亮的工艺品装裱加工业务不仅赢得了客户的广泛好评,还成功拓展了业务规模,并且开辟了线上销售渠道。随着生意越来越好,他还带动了20多人就业,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就业问题的解决作出了积极贡献。

睢阳“共富工坊”:就业增收新引擎,乡村发展新动力,睢阳区“共富工坊”:为创业者架桥,为乡村振兴添翼

张长亮的创业故事只是睢阳区“共富工坊”建设发展中,支持创业、促进社会共同富裕的一个缩影。为了鼓励和支持农村创业者、小微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参与共富工坊的建设,睢阳区紧密围绕乡村振兴的“1 + 3”重点工作,将农民增收作为核心主题,对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进行了优化调整,旨在帮助更多的创业者顺利开启事业。

同时,睢阳区正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积极探索为特殊群体提供就业和增收的新途径。通过创建低门槛岗位,吸纳那些无法外出务工的农村特殊群体进入“共富工坊”,并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技术培训,创造就业机会。

睢阳区高辛镇江集村村民刘凯就是技能培训的受益者之一。“我学历不高,身体又有残疾,就业肯定有困难。”刘凯说,“自从来到‘共富工坊’后,有专门的老师教我们怎么做手工,不仅能挣钱,时间也比较灵活,感觉日子越过越有劲。”

截至目前,睢阳区已累计为“共富工坊”企业提供就业创业担保贷款710万元,全区共建立了1181家“共富工坊”,分散加工点达到4933个,吸纳了6.6万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带动农户年均增收3.46万元,实现了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有效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难、增收难的问题。

本文通过讲述张长亮的创业经历以及刘凯等特殊群体在“共富工坊”的受益情况,展现了商丘市睢阳区“共富工坊”建设在支持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体现了当地政府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积极作为和显著成效。

原创文章,作者:Weav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4257.html

(0)
WeaverWeaver
上一篇 2025年3月24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