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间到云端,天台乡村学校跨学科教育书写新篇

天台县石梁学校和龙溪学校以教育部2022年新课标为指引,借助“音乐点亮童年”课程开展跨学科教育实验的情况。介绍了课程背景、实施过程中的科技应用以及带来的社会价值等内容。

日前,天台县石梁学校的学生们迎来了一个令人欣喜的时刻。他们凭借自身完全自主创作词曲、演唱并精心制作的歌曲《有趣国度》,成功在网易云音乐上线。在歌曲的评论区,满是赞美之词,诸如“词真 情趣”等好评不断涌现。这首歌曲可不简单,它是学生们在认真完成“音乐点亮童年”课程学习之后交出的一份精彩答卷。

其实,不只是石梁学校,天台县龙溪学校的学生们也积极投身于这场以音乐为纽带的跨学科教育实验之中。这两所乡村学校紧紧以教育部2022年新课标为指引方向,充分借助科技的强大力量,积极探索出了一套“乡土资源 + 数字技术 + 素养培育”的跨学科育人体系。

时间回溯到2022年,教育部新课标有了重大举措,首次将跨学科主题学习列为核心素养培育的创新路径,并且明确提出了“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的实践导向。然而,对于像天台县龙溪学校、石梁学校这样的乡村学校来说,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师资力量薄弱、硬件设施短缺等诸多问题,就像一道道难以跨越的障碍,严重制约了跨学科教学的顺利开展。

就在这样的困境之下,读懂科技与杭州崇文世纪城实验学校携手合作,共同孵化出了“音乐点亮童年”课程。这个课程可有着独特的魅力,它将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信息等多个学科的内容进行了巧妙的跨学科整合,把诗歌创作、自然探索、数字技术进行了深度融合,成功构建出了一套具有可复制性的乡村教育新范式。

从山间到云端,天台乡村学校跨学科教育书写新篇

在同学们为期16周的学习过程里,读懂科技自主研发的AI评价系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通过轻量化采集学生在协作编曲、户外采风中的过程性数据,生成了涵盖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等多个维度的素养画像。这就好比是给乡村学校的教师们提供了一双明亮的眼睛,帮助他们更好地发现学生在不同领域的创造力、领导力以及思辨能力。

从山间到云端,天台乡村学校跨学科教育书写新篇

不仅如此,借由“音乐点亮童年”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读懂科技还联合宋庆龄基金会等社会力量,为天台县石梁学校和龙溪学校建设了智慧教室。这一举措意义非凡,使得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开展和学生多元评价的数据采集有了更好的数字化环境和工具,进一步打破了资源壁垒。天台县石梁学校校长王影对此深有感触,他感慨地说:“过去总认为跨学科是高配学校的专利,如今我们用山间的鸟鸣、孩子的诗作和云端技术,同样奏响了教育创新的乐章。”

这场教育实验所产生的社会价值,远远超越了课堂的边界。通过“轻量化技术 + 在地化内容”的模式,乡村孩子能够同步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仿佛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广阔知识世界的大门。而教师们通过数字化平台,也能够实现专业能力的迭代升级,形成了内生发展力。从山间童谣到云端交响,天台两所乡村学校的实践充分证明,当科技的温度与教育的初心相遇,最朴素的资源也能够孕育出无限的可能。这里发生的故事,正为全国乡村教育革新提供着一份充满诗意的参考答案。

本文围绕天台县石梁学校和龙溪学校开展的“音乐点亮童年”跨学科教育实验展开,介绍了实验背景、课程内容、科技应用及取得的成果。该实验借助科技打破乡村教育资源壁垒,让学生和教师都从中受益,为全国乡村教育革新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原创文章,作者:Robe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4197.html

(0)
RobertRobert
上一篇 2025年3月24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