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亿广场:多部门协同让“治安洼地”变身“营商高地”

河南三门峡市湖滨区曾经的“治安乱点”嘉亿广场,在湖滨区检察院及多部门的努力下,成功实现从混乱到繁荣的转变,成为“营商亮点”的故事。详细介绍了治理行动的起因、过程以及取得的显著成果。

在河南三门峡市湖滨区,有一处地方经历了令人瞩目的转变。曾经,嘉亿广场被看作是“治安乱点”,各类违法犯罪案件频发,商业环境混乱不堪。然而如今,它已成功蜕变,成为了吸引八方来客的“营商亮点”。而这一巨大变化的背后,离不开三门峡市湖滨区检察院在基层综合治理领域的创新探索与持之以恒的努力。

3月6日,一场治理行动在三门峡市湖滨区嘉亿广场执法协作微信工作群里悄然开启。派出所工作人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嘉亿广场一楼外侧商铺存在存放和使用液化气罐的情况。工作人员随即附上现场图片,在群里向消防队询问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消防队回复,按照当时的法规,高层建筑地下部分严禁使用液化气罐,地上部分暂无明确限制。就在大家以为情况尚可时,湖滨区检察院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发声了。检察院迅速分享了《高层住宅建筑的“底商”能不能用液化气罐?原高规允许,现在不允许》《燃气安全知识:高层建筑(含底商、裙楼)禁止使用瓶装液化气》等链接,精准指出法规已发生变化。这一提醒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消防队在确认法规变更后,立即呼吁相关部门联合行动,一场针对消防隐患的排查整治行动迅速展开。

3月10日,由派出所、居委会、住建局和消防队组成的联合检查组,对嘉亿广场存在消防隐患的餐饮店进行了全面检查。检查组要求商家限期整改,以消除潜在的安全风险。仅仅一周之后,也就是3月17日,群里传来了令人振奋的好消息:消防隐患已整改到位,还附上了现场整改后的图片。如此高效的行动,充分彰显了湖滨区检察院借助数据赋能基层治理的强大力量。

故事要从湖滨区检察院办理的一起性侵未成年人案件说起。在深入调查和分析这起案件的过程中,检察官们通过类案分析、大数据比对发现,案发地嘉亿广场违法犯罪案件频发,是名副其实的市区“治安乱点”。这一现象暴露出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在监管层面存在着明显的漏洞。秉持着“办案但不止于办案”的理念,湖滨区检察院以规范嘉亿城市广场房屋租赁监管秩序为突破口,启动了全面调查程序,并精心制发了检察建议。这份建议经由三门峡市人民检察院转送至市住建局,得到了被建议单位的高度重视与积极回应,住建局承诺将全面落实整改。

为了构建更为完善的治理格局,在三门峡市检察院的悉心指导以及区委政法委的领导组织下,湖滨区检察院主动担当作为,牵头召开了协同执法座谈会。来自住建、公安、市场监管、应急等九个部门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治理良策。经过深入交流和讨论,各部门最终达成了治理共识。随后,一个高效的执法协作信息共享平台搭建完成,以租赁信息登记、监管巡查为主,其他部门积极配合的同步联动、协同执法机制正式建立。在这个机制下,各部门各司其职、紧密配合,形成了一套职责清晰、反应迅速的区域综治工作体系。

截至2024年底,这套创新治理模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市住建局登记完善租赁信息2530户,纠正错误登记租赁信息167户;联合执法行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共进行协同执法11次,查处商户违规经营74起,成功消除消防隐患14处,刑事立案数同比大幅下降31.6%。曾经秩序混乱的嘉亿广场,如今实现了华丽转身,监督管理更加规范,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真正成为了“营商亮点”和“营商热点”。

如今的嘉亿广场,已然成为三门峡最繁华、最有活力的商业街区。从白天到深夜,这里人流如潮,熙熙攘攘。商贩们忙着叫卖做生意,处处洋溢着平安、繁荣、和谐的气息。它的背后,是检察机关执法为民的初心使命,是各行政执法部门齐心协力的治理成果。

本文围绕河南三门峡市湖滨区嘉亿广场的治理展开,从最初的“治安乱点”到如今的“营商亮点”,详细阐述了湖滨区检察院在基层综合治理中的创新举措和多部门协同合作的过程。通过数据赋能、检察建议、协同执法等一系列行动,嘉亿广场实现了从混乱到繁荣的转变,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成效,彰显了各部门执法为民、共同推动社会治理的积极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Ambitiou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4189.html

(0)
AmbitiousAmbitious
上一篇 2025年3月24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