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实施首日,《镇平古树名木》一书正式发行。介绍了镇平因自然条件和民风民俗留存众多古树名木,林业局历时两年编纂此书,还提及镇平县后续对古树名木资源的利用规划及意义。
古树名木,宛如镶嵌在自然与历史长河中的璀璨瑰宝,亦是生态文明的重要象征。在3月15日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里,随着《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的正式实施,《镇平古树名木》一书也迎来了它的发行首日。
镇平这片土地,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丰富多样的树种资源在这里肆意生长。更为重要的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敬畏自然、爱护树木的淳朴民风民俗,如同肥沃的土壤,让不少古树名木得以深深扎根于镇平大地,历经岁月的洗礼,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
镇平县林业局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记录这些珍贵的古树名木,历时两年时间,对古树名木及后备资源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工作。他们为这些树木统一编号,精确测量每一棵的各项数据,用相机定格它们的身姿,详细记录每一处特征,再经过整理和归档等一系列严谨的流程,最终将这180棵古树名木(其中,树龄500年以上的一级古树有8棵,树龄300 – 500年的二级古树为12棵,树龄100 – 300年的三级古树达到130棵,树龄100年以下的后备古树资源有19棵,还有雪枫故居桑树名木1棵)的信息编纂成了《镇平古树名木》这本专著。
按照《条例》的规定,镇平县接下来将合理利用这些古树名木资源。一方面,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科普宣教以及生态旅游等活动。另一方面,结合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和传统村落的建设,以及传统节庆、民俗活动,深入挖掘古树名木所具有的独特历史文化价值。同时,镇平县还鼓励群众通过认捐认养等形式,积极参与到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中来。并且,支持古树名木保护的科学研究和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
镇平县副县长黄玉同对这项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这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必将会培养镇平广大民众爱林护绿的生态意识,涵养镇平具有多重功能的林业生态资源,扩充镇平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空间,带动镇平各项林业事业的稳步提升!”
本文围绕《镇平古树名木》一书的发行展开,介绍了镇平古树名木存在的原因、林业局的编纂工作,以及镇平县对古树名木资源的利用规划和预期效果,展现了镇平县在古树名木保护和生态发展方面的积极举措。
原创文章,作者:Robe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