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某捡到陈女士银行卡后,利用免密支付功能在三年内盗刷3.1万余元,陈女士发现后报警,马某投案赔偿,最终法院对马某作出判决,同时法官给出了银行卡使用的安全建议。
在一个看似平常的日子里,马某不经意间拾得了一张银行卡,而这张卡的主人是陈女士。起初,他心中便涌起了一丝侥幸的念头。随后,他走进了附近的一家快餐连锁店,尝试利用银行卡的闪付功能,也就是小额免密支付功能,出乎意料地顺利完成了餐费的支付。这次“成功”让他尝到了甜头,仿佛打开了一扇“财富”的大门。
在往后长达三年的时间里,马某如同着了魔一般,先后多次前往快餐连锁店的不同门店,以同样的方式进行消费。他一次次地利用这一漏洞,盗刷金额如同雪球一般越滚越大,累计达到了3.1万余元。
时光悄然流逝,三年后的某一天,陈女士像往常一样登录手机银行。然而,这一次登录却让她大惊失色,她发现自己的银行卡里有多笔消费记录根本不是自己所为。意识到可能遭遇了盗刷,陈女士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选择了报警。
同月,或许是内心的愧疚与不安让马某无法承受,又或许是他明白纸终究包不住火,他携带那张引发祸端的银行卡,自行前往公安机关投案。与此同时,马某的家属也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向陈女士赔偿了3.5万元的损失,并诚恳地表达歉意,最终得到了陈女士的谅解。
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法院经过严谨的审理后作出判决:被告人马某的行为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六个月,并且处以二万元的罚金。如今,该判决已正式发生法律效力。
法官提醒广大群众:银行卡的免密支付功能虽然带来了方便与快捷,但同时也为不法分子实施盗刷等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如果没有设置扣款短信提醒,或者被盗刷的单笔金额较小,往往很难及时察觉。因此,广大群众一定要妥善保管好个人的银行卡,在开通免密支付功能时要格外谨慎。如果已经开通了该功能,应尽量让银行卡时刻不离身,不要随意将自己的账号和身份信息告知他人。此外,还可以设定日度限额或者单笔支付限额,并通过定期查阅账单等方式来确认支付安全。一旦不慎丢失银行卡,或者发现有不明转账、消费记录,应立即挂失并及时补办,以免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另外,当捡拾到他人的银行卡后,应及时归还失主,或者主动交给相关银行、公安等部门,切不可将其占为己有并冒用,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贪念,而触碰法律的红线。
本文围绕马某捡卡盗刷事件展开,详细叙述了事件的经过、处理结果以及法官给出的银行卡使用安全建议。提醒大家要妥善保管个人财物,谨慎使用免密支付功能,避免因贪念而触犯法律,保障自身财产安全。
原创文章,作者:Robe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4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