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上市公司购买信托理财产品的现象,以海信家电为例,详细介绍了其认购金谷信托理财产品的情况,同时分析了上市公司青睐信托理财的原因及信托理财的风险与收益,提醒上市公司要理性选择。
近期,上市公司在理财市场再度有大动作,纷纷大手笔购买信托理财产品。据Wind最新数据显示,截至3月20日,今年以来已有26家上市公司投身信托理财领域,累计购买金额高达46.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购买家数增幅超过四成,达到了44.5%,购买规模也增长了17%,信托理财市场热度可见一斑。
3月18日,家电行业的巨头——海信家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一则重要公告。公告内容显示,在2025年2月27日至2025年3月18日期间,海信家电及其附属公司(包括空调营销公司、古洛尼公司、厨卫公司及冰箱营销公司)进行了大规模的理财操作,认购了金谷信托理财产品,总金额高达人民币26.1亿元,这一举措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进一步了解发现,此次海信家电认购的理财产品为金谷·信远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该计划由金谷信托负责管理。从产品性质来看,它属于固定收益类产品,风险评级为中低风险。其投资范围主要涵盖存款、债券等债权类资产。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该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会随市场情况波动,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记者深入调查海信家电此次认购理财产品的明细后发现,共涉及13份金谷信托理财产品,认购本金金额从人民币1000万元至3亿元不等,投资布局较为多元化。
事实上,海信家电只是今年众多“青睐”信托理财的上市公司中的典型代表。从Wind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在截至3月20日的购买情况中,认购量排名“前三甲”的上市公司分别是海信家电、方大特钢和天邑股份,它们分别购买了32.4亿元、3亿元和2.2亿元。其中,海信家电一家的认购量就占据了今年上市公司购买信托理财产品总额的近7成,成为当之无愧的“大买家”。
对于上市公司热衷于信托理财这一现象,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给出了专业的解读。他表示,信托理财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和价值,比如能够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优化资产配置以及降低投资风险等。上市公司之所以“偏爱”信托理财,主要是因为信托产品相对其他理财产品具有收益优势,同时其灵活性较高,并且在现阶段信托产品呈现固收趋势,风险相对可控。不过,他也提醒不同的上市公司有不同的经营策略和财务需求,在选择理财方式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一位长期关注海信家电的机构人士指出,海信家电此次大手笔逆势认购理财产品的行为备受业内关注。随着理财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日渐增多,未来这些不确定因素可能会对海信家电产品的选择和出手的时机产生影响。
其实,海信家电在信托理财领域并非初次涉足,早有布局。早在2024年7月15日至8月27日,海信家电及附属公司就认购了15.4亿元的百瑞信托产品;在2023年12月18日至2024年7月12日期间,认购金额更是高达24.52亿元。从2023年12月至今,海信家电认购百瑞信托理财产品的总额已突破60亿元,展现出其对信托理财的持续看好。
用益信托研究员喻智分析认为,在收益率方面,信托产品往往比其他理财产品具有一定优势,这也是它仍是上市公司选择之一的重要原因。然而,当前可投的优质信托项目相对较少,且收益率较前几年下滑明显,信托产品的竞争力相较于前些年有所下降。
有业内专家坦言,在经过行业阵痛期后,信托理财常规产品的平稳性在增强。特别是在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走低的背景下,信托产品的收益率优势更加凸显。但需要强调的是,信托理财虽然具有较高的收益潜力,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上市公司在进行信托理财时,应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理性进行选择,要把控制风险放在首位,产品的安全性和收益率需要以上市公司的风险承受能力来权衡,尽量选择靠谱的信托公司,挑选风险可控、收益合适的信托产品。
本文围绕上市公司购买信托理财产品展开,以海信家电为典型案例,阐述了上市公司热衷信托理财的现状及原因。虽然信托理财具有一定优势,但也存在风险,提醒上市公司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理性选择,注重风险控制。
原创文章,作者:Delil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3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