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蒙牛乳业2024年度业绩公告展开,详细阐述了其经营成果、“一体两翼”战略布局、应对行业挑战的举措以及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规划。
蒙牛乳业近日发布的2024年度业绩公告显示,该企业在这一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全年实现收入886.7亿元,毛利率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达到39.6%;经营利润高达72.6亿元,经营利润率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达到8.2%,创下了蒙牛历史最好水平。
当前,乳业面临着品类多元化发展不足、供需均衡性矛盾以及产业链韧性空间较小等诸多问题。在3月27日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蒙牛总裁高飞表示,蒙牛将坚定不移地推进“一体两翼”战略。通过不断打造新产品、提供新场景、拓展新赛道,致力于让消费者“喝上奶、喝好奶、喝对奶”。在国家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等利好政策的推动下,预计2025年乳品需求将稳步回暖,行业供需矛盾也在持续改善。
蒙牛乳业发布2024年度业绩公告。
“一体两翼”战略勾画增长曲线
2024年是蒙牛“一体两翼”战略的元年。在常温、低温、鲜奶、奶酪、冰品、奶粉这六大核心业务方面,蒙牛致力于“强一体”。通过品类创新和结构升级,在各个赛道持续深耕细作,以满足不同细分消费人群的需求。
蒙牛常温液奶通过对产品和渠道结构进行优化,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其中,“特仑苏沙漠·有机”以全产业链思维打造出差异化的高端产品,全年实现了高单位数增长,市场份额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低温业务积极布局营养、功能、美味等增长型细分赛道,盈利能力显著增强。鲜奶板块强化了“鲜能力”优势,连续四年保持基础端鲜奶份额第一,“每日鲜语”更是持续快速增长,在高端鲜奶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蒙牛冰淇淋业务通过产品创新和渠道铺市,加速了结构升级。“绿色心情”蝉联豆冰品类第一。国内奶粉婴配业务重回增长轨道,“瑞哺恩”实现了双位数增长,“悠瑞”紧紧抓住银发经济机遇,为中老年人群打造了专属配方。海外奶粉品牌“贝拉米”取得了“澳洲有机奶粉销量第一”的佳绩。奶酪板块完成了业务整合,通过协同发展实现了提质增效,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
在稳固业务基本盘的同时,蒙牛全面布局“营养健康平台”和“海外平台”,着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在“营养健康平台”方面,一方面,蒙牛将加快乳品精深加工业务的布局。高飞在业绩说明会上指出,乳业目前仍处于简单的粗加工阶段,特别是在奶粉及其他高价值产品领域,未能充分挖掘奶的价值。因此,要解决原料“卡脖子”问题,向价值链高端迈进,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供需周期变化。另一方面,蒙牛积极开拓专业营养、功能营养等新赛道,加速商业化应用。蒙牛孵化出的专业运动营养品牌“迈胜”,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在运动人群中迅速发展,建立了包括液体蛋白、有氧运动、蛋白棒等在内的丰富产品矩阵。
在“海外平台”上,蒙牛整合优化海外品牌资产,加速国际化业务发展。在东南亚地区,蒙牛冰淇淋品牌“艾雪”销售收入增长强劲,在印度尼西亚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在菲律宾即食冰淇淋市场份额排名第二。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蒙牛持续优化Burra Foods和“贝拉米”,通过“2B 2C”策略,为亚太市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经营利润创历史最好水平
公告显示,蒙牛对旗下“贝拉米”商誉和相关无形资产进行了减值拨备,联营公司现代牧业发生了乳牛公允价值变动亏损和相关商誉减值。尽管这两项因素导致蒙牛2024年净利润有所下降,但为其未来健康发展带来了更大的确定性。
2024年,蒙牛经营利润率同比大幅提升至8.2%,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分析人士认为,在整体消费及行业深度调整的大背景下,蒙牛收入虽有所下降,但经营利润率上升,这表明其在产业链运营效率、企业费用管控等方面表现出色。
在上游奶源端,蒙牛充分发挥上游产业链资源优势,为牧场提供优质草料等生产物资和服务,并开展精准营养指导、SOP(标准作业程序)对标培训等帮扶举措。在采购成本全面下降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牧场生鲜乳质量水平,使标杆牧场单产水平提升到12吨以上。
蒙牛进一步提高牧场生鲜乳质量水平。
在渠道端,蒙牛主动调整渠道库存,执行稳定价盘策略,严格控制发货节奏和发货量。下半年,库存健康度显著提升。此外,蒙牛通过AI(人工智能)构建了模型驱动的数智化端到端流程营体系,加速实现渠道销管费用的可视可控以及终端门店的在线化,助力下游渠道结构优化。
经过一系列调整,高飞表示,蒙牛当前市场库存压力较小。虽然这些举措对销量有一定影响,但经过2024年上半年的调整,下半年库存健康度得到提升,整个价盘、收入均环比有所改善。期内奶价成本下降和品类结构改善,推动了毛利率提升,经营利润率达到了蒙牛历史最好水平。面对行业供需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蒙牛聚焦精益化管理,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供应链效率。
2024年,蒙牛经营业务所产生的现金流入为83.3亿元,同比表现稳健。基于对未来发展的信心,蒙牛宣布进行现金分红20亿元,为股东创造更好的价值回报。
让消费者“喝上奶、喝好奶、喝对奶”
2024年,原奶价格与消费需求的双重下行,给乳制品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头部企业普遍面临去库存和喷粉压力。据业内估算,2024年奶类表观消费量为5869万吨,同比减少4.6%,达到了近年乳制品消费量的最大降幅。
高飞表示:“面对发展难题,必须回归发展原点、回归业务本质来思考。按照‘第一性原理’,牛奶的本质是蛋白质,而且是优质蛋白质。因此,乳业要坚定不移地将‘蛋白质’作为品类的核心价值,努力让消费者喝上奶、喝好奶、喝对奶,从消费者的根本营养需求出发,寻求行业的综合解决方案。”
数据显示,当前我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仅为亚洲平均水平的1/2、世界平均水平的1/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每人每天摄入乳制品300—500克”,然而真正能达到这一标准的消费者比例不足三分之一。
对此,高飞认为,乳制品在我国居民膳食组成和营养改善中的重要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乳业在“喝上奶”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做足基础供给并非意味着进行低价竞争,而是要为消费者提供最优性价比、最优质价比的产品,让更多消费者从价格上“喝得起奶”。一方面,乳制品企业要通过提升供应链精益与渠道效能,扩大成本优势,构建全价格带产品矩阵。另一方面,要加快重塑“人货场”,提高渠道铺市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挖掘、覆盖下沉和空白市场,缩短全域消费的牛奶购买半径,让更多消费者从购买上“喝得到奶”。
蒙牛以数智力量守护国人饮奶健康。
在满足基础营养需求的基础上,消费升级带来了品质需求。高飞指出,乳制品消费升级的逻辑并未改变。近年来,蒙牛高端白奶品牌“特仑苏”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已成为全球乳业和中国快消品行业的最大单品。在“喝好奶”方面,蒙牛要强化创新驱动,从源头抓品质,解决优质牧草、奶牛牛种等“卡脖子”问题;在生产加工环节建立“从牧草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品质管理体系,结合精深加工布局,加速乳品品类创新,推动国人从“喝牛奶”向“喝好奶”转变。
近年来,随着“健康中国”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公众认知也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高飞认为,“健康中国”必然进入“私人订制”时代,蒙牛也将围绕“精准”做好布局、抢占先机。“我们要坚持投入基础科研创新,加快攻克核心原料和前沿颠覆性技术,通过商业化应用反哺传统业务升级,引领行业升级。基础研发工作投入多、见效慢,但我们一定要持续做下去。”
本文介绍了蒙牛乳业2024年度业绩,其经营利润创历史新高。企业推进“一体两翼”战略,在核心业务和新平台布局上取得进展。同时,面对行业挑战,蒙牛通过多种举措提升运营效率和产品品质,致力于让消费者“喝上奶、喝好奶、喝对奶”,展现出其在乳业发展中的积极探索和长远规划。
原创文章,作者:Robe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6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