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百县万顷土壤健康与单产提升示范行动”展开,介绍了该行动的启动背景、核心技术、目标以及项目组情况等,展现了其对北方旱作区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近日,备受瞩目的“百县万顷土壤健康与单产提升示范行动”(以下简称为“百县万顷行动”)在北京正式启动。这一行动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北方旱作区中低产田土壤健康养护与产能提升协同技术与示范”项目所取得的成果,在致力于推动粮食单产提升的同时,积极探索将先进技术转化为实际田间应用的全新模式。
当前,我国北方旱作区的农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据统计,北方旱作区仍存在着近6亿亩的中低产田,土壤退化、连作障碍以及对化肥农药过度依赖等问题,像一道道枷锁,严重制约着粮食产能的持续提高。而微生物技术则成为了破解土壤退化与产能瓶颈的关键钥匙。
“百县万顷行动”以微生物绿色防控增产技术为核心,采用“科研 + 企业 + 地方”的联动模式,精心构建了“功能菌株—现场发酵—活菌现用”的高效模式。根据行动计划,在未来两年内,该行动将覆盖100个县,打造1万公顷的示范田。通过改良土壤质量,有效降低作物病虫害的发生率,从而实现减少化学肥料及农药使用量的目标,最终达到增产增收的良好效果。
据悉,此次项目组阵容强大,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共8家单位共同组成。在项目实施一年多的时间里,已经初步构建了北方旱作区土壤健康监测评价框架,并且初步形成了旱地农田土壤健康养护与产能提升协同技术模式,为后续行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百县万顷行动”的启动是解决北方旱作区中低产田问题、提升粮食产能的重要举措。其以微生物技术为核心,通过多方联动的模式,有望实现土壤改良、增产增收的目标。项目组前期的工作也为行动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值得期待。
原创文章,作者:Delil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3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