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财政收支的具体情况,包括财政收入的下滑原因、各税种的表现、非税收入的增长情况,以及财政支出的增长态势和重点投向等,同时阐述了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及作用。
在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财政收入出现了小幅下滑的态势,不过财政支出却保持着增长的趋势,这表明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正在充分发挥作用。
3月24日,财政部公布了今年1 – 2月的财政收支情况。从总体数据来看,财政收入呈现出小幅下降的状态。
依据财政部的数据,今年1 – 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4385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6%。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为6381亿元,同比下降幅度达到10.7%。
经过了解得知,今年前两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滑,主要是受到部分中央金融企业汇算清缴企业所得税入库较去年同期减少等一次性因素的影响。而政府性基金收入下滑,则主要和卖地收入的减少有关。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共同组成,并且税收收入占据主导地位。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为36349亿元,同比下降了3.9%。其中,收入规模排名前四大的税种,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国内消费税的收入增速分别为1.1%、 – 10.4%、26.7%、0.3%。
今年前两个月企业所得税收入明显下滑,主要和前面提到的部分中央金融企业汇算清缴企业所得税入库较去年同期减少等一次性因素有关。而个人所得税收入大幅增长,主要是因为受到春节错期的影响,集中发放职工2024年年终奖金应缴的个人所得税在2月份入库较多(去年相关收入多在3月份入库)。
受到今年前两个月货物贸易进口额下滑等因素的影响,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和关税都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为了支持外贸发展,今年前两个月出口退税(5074亿元)同比增长了16.9%。由于股票成交额增长,今年前两个月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增长58.9%。受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的影响,今年前两个月契税( – 21.7%)和土地增值税( – 22.1%)出现了明显下滑。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向第一财经表示,今年前两个月增值税小幅正增长,这与1 – 2月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开门红的情况相匹配。同时,印花税大幅增长,与稳股市取得的效果有关,今年年初中国经济开启乐观叙事和资产重估,带动了指数和交易量的上升。
部分行业的税收表现十分良好。在制造业方面,装备制造业增长较快,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其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税收收入分别增长36.3%、9.5%。在服务业方面,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不断加力扩围,春节期间文旅消费需求持续释放,文化体育娱乐业税收收入增长14.6%;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向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税收收入增长19.4%,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税收收入增长16.9%。
尽管税收有所下滑,但非税收入出现了明显的增长。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全国非税收入为7507亿元,同比增长11%,主要是部分上市金融企业分红入库带动的。非税收入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税收的减收。
除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之外,政府性基金收入也是重要的财源,其中这一收入的大头来自地方政府卖地收入。
根据财政部数据,1 – 2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为6381亿元,同比下降10.7%。其中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5573亿元,同比下降12.9%,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4744亿元,同比下降15.7%。
虽然今年前两个月财政收入有所下滑,但是政府债券发行进度明显加快,这为财政支出的扩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财政部数据显示,1 – 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5096亿元,同比增长3.4%。这一支出增速明显高于收入增速,前两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进度为15.2%,高于过去三年同期平均水平。罗志恒认为,这反映出今年以来财政支出进度较好,积极财政政策靠前发力。
民生类支出得到了有力的保障。根据财政部数据,今年前两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主要科目中,教育支出(7.7%)、社保和就业支出(6.7%)支出增速明显高于平均增速。科技支出同比增长10.6%,反映出财政支出大力支持新质生产力。
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也是今年财政政策的支持重点。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表示,中央财政将强化对教育、科技和人才的支持,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入,完善财政科技经费分配和管理体制机制,全力支持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推动“人工智能 + ”行动。
罗志恒认为,从上述前两个月主要支出科目来看,财政支出结构得到了优化,社保就业、教育、科技支出增速高于总体支出增速,反映出财政支出向惠民生、增后劲的方向发力。其中,社保支出增速较快能够缓解居民的后顾之忧,而且通过稳定就业增加居民的工资性收入有利于提振消费;教育和科技支出增速较高,有利于形成教育 – 人才 – 科技的良性循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优化供给结构,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尽管政府性基金收入出现了下滑,但受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加快发行的影响,政府性基金支出保持了增长。
财政部数据显示,1 – 2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1358亿元,同比增长1.2%。
今年中国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其中今年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高达11.86万亿元,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加2.9万亿元。根据今年中央与地方预算报告,预计2025年全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7005亿元,增长4.4%。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24884.06亿元,增长23.1%。
罗志恒表示,今年积极财政政策力度明显增强,以必要的支出力度扩大总需求,以内需提振对冲外部冲击、以内部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
此外,蓝佛安近期公开表示,为应对内外部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中央财政还预留了充足的储备工具和政策空间。
本文详细分析了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财政收支状况,财政收入虽受多种因素影响出现下滑,但非税收入增长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税收减收。同时,财政支出保持增长,政府债券发行加快为支出扩张提供基础,民生和科技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积极财政政策力度增强,预留政策空间以应对不确定性,整体朝着惠民生、增后劲方向发力,助力经济稳定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Edwa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4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