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第七届战略与安全国际论坛上,澳大利亚全球基金会秘书长史蒂夫·霍华德借助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深度求索”准备发言稿,并围绕亚太地区安全秩序前景等议题发表观点,同时探讨了“印太战略”影响以及亚太地区合作发展等内容。
在中国青年报客户端3月23日发自北京的报道中,3月21日下午,一场主题为“亚太地区:合作还是对抗?”的讨论会在北京举行。这场讨论会是第七届战略与安全国际论坛的一部分,该论坛由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举办。讨论会现场,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国际关系学系教授陈琪担任主持人。在一位发言人发言结束后,陈琪对刚发言完的澳大利亚全球基金会秘书长史蒂夫·霍华德说道:“您用‘中国方案’回答了中国学者提出的问题。”
原来,在讨论会前,围绕陈琪提出的关于亚太地区安全秩序前景的问题,霍华德早有准备。他借助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深度求索(DeepSeek)”,精心整理了自己的发言稿。霍华德表示,“亚太地区国家期望保持独立性,反对零和博弈的态势。尽管在某些情况下摩擦不可避免,但通过更有效地管控竞争,仍可以防止大规模冲突的发生,确保本地区沿着良好的发展轨道前行。”而这正是DeepSeek给他的答案。
画面中,3月21日的北京,澳大利亚全球基金会秘书长史蒂夫·霍华德(中)出席第七届战略与安全国际论坛,这一场景被记者马子倩捕捉记录下来。
霍华德特别提到,他很高兴讨论会的主题是围绕“亚太”展开的。他坦言:“虽然现在‘印太’这一说法频繁出现,但我对‘印太’所涵盖的具体区域并不清晰。”回溯到2017年,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访问亚洲期间提出所谓“自由开放的印太”,自此“印太战略”取代“亚太战略”,成为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主要内容。2024年11月,澳大利亚“对话”网站曾刊文评论,美国在推行所谓“印太战略”的过程中,认定中国是一个明确的战略竞争对手,使得不同地区的地缘政治遭到“扭曲”。以东亚、东南亚、南亚和南太平洋地区为例,这些地区原本有自己独特的安全态势,是真实意义上的“地区”,但“印太”理念笼罩着它们,并将形势朝着更加悲观和偏执的方向推动。
霍华德深刻认识到,在亚太地区,安全的重要性正在进一步凸显。他强调:“经济安全作为一切安全的基础,对于澳大利亚而言尤为重要。”中国是澳大利亚的最大贸易伙伴,澳大利亚的经济安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国,同时中国也离不开澳大利亚。因此,他认为两国之间的合作至关重要,并且在未来应该进一步深化。
值得一提的是,霍华德曾参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创立。这一多边金融机构由中国倡议设立,其宗旨是促进亚洲区域的互联互通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强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
最后,霍华德提出,亚太国家应在维护经济安全的基础上,加强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挑战,推动本地区朝着更加稳定、繁荣的方向发展。
本文围绕第七届战略与安全国际论坛上澳大利亚全球基金会秘书长史蒂夫·霍华德的发言展开,阐述了借助“深度求索”得出的亚太地区应避免冲突、加强合作的观点,剖析了“印太战略”的负面影响,强调了中澳经济合作的重要性以及亚太国家与全球南方国家合作的必要性,展现了亚太地区合作发展的积极愿景。
原创文章,作者:Julian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3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