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好房子”展开,探讨了“好房子”的样子、普通家庭何时能住上“好房子”,以及建设“好房子”的好处和所需努力,展现了“好房子”建设对居住品质和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一个令人心动的目标——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这不禁让人们心中泛起诸多疑问:“好房子”究竟长啥样呢?普通家庭又何时能够住上这样的“好房子”呢?
常言道,安居才能乐业。这些年来,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成效显著,不少城市居民得以告别大杂院、筒子楼,搬进了小高层、电梯房,居住条件得到了持续改善。然而,许多住房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隔音效果差,人们难以拥有安静的私人空间;层高较低,居住起来显得压抑;卫生间反味问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总体而言,住房的舒适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现代感”也不够强,距离“好房子”的标准尚有差距。也正是因为如此,今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好房子”概念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那么,“好房子”到底长啥样呢?《政府工作报告》已经为我们描绘出了清晰的画像:“安全、舒适、绿色、智慧”。
目前,住房城乡建设部正在积极组织编制《好房子建设指南》,同时修订《住宅项目规范》。其中,一项将住宅层高标准提高到不低于3米的举措得到了网友们的纷纷点赞。在过去,许多房子的层高仅有2.6米、2.7米,再经过后期地板铺设、吊顶安装等装修工序后,室内空间显得更加局促。而调高层高,不仅有助于住宅的通风和采光,让室内空气更加清新、明亮,还便于安装新风系统、地暖等设备,为居民创造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
此外,一些地方针对“好房子”制定了具体的技术要点。例如,符合相关要求的邻里共享公共空间、风雨连廊等不计入容积率。这样的设计既补充了公共服务功能,又能营造出多样化的生活场景,让居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来了,“好房子”,我们何时能住上呢?
保障房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同志明确表示,各地首先要把保障房建成“好房子”。当前,不少地方将保障房优先安排在交通便利、公共设施较为齐全的区域。保障房室内家具家电一应俱全,装修材料安全环保,而且价格比周边同品质住房更优惠。这一系列举措都是为了让那些在城市中努力打拼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能够实现安居乐业的梦想。
老旧小区改造也在有序推进。其实,“好房子”未必是新房子。通过因地制宜地实施改造,更多的老房子有望变成“好房子”。城市更新为“好房子”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场景,推动老旧小区的改造从环境、楼道、外立面等方面,向室内品质提升、公共服务完善等领域延伸。比如,优化户型设计,增大厨卫空间,让居民的生活更加便利;运用同层排水技术,减少上下层噪声干扰,营造安静的居住氛围;安装电梯,方便居民出行;增补托育服务设施,满足居民的多元化需求。住房城乡建设部表示,2000年以前建成的城市老旧小区都将纳入改造范围,这其中蕴含着巨大的改造空间。
建设“好房子”具有诸多好处,它能够释放内需潜力、带动产业发展。
从释放内需潜力方面来看,在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推进“好房子”建设、增加优质供给,将吸引更多有改善性需求的消费者入市,从而提振住房消费,推动房地产市场进一步回稳。此外,“好房子”建设还将带来大量的旧房改造、适老化改造等装饰装修需求,进一步激发内需潜力,为经济增长注入动力。
从带动产业发展方面来看,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产业链长、涉及面广、关联度高。“好房子”建设涵盖了设计、建造、使用、服务等各个环节,能够有效推动产品体系和服务模式的创新,有力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例如,保温、防水的高性能材料,缩短工期、便于维保的装配式装修,自动调节室内环境的智能家居,便民菜店、托儿所、保洁维修等配套服务,都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对于那些已经告别“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模式的房地产企业来说,建设“好房子”也将为它们开启新的发展空间,助推企业转向更加追求高质量、新科技、好服务的“新赛道”。
建设“好房子”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好设计、好材料、好建造、好服务等多个方面,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共同努力。随着建筑业持续向工业化、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材料、建造等环节有望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这将大大降低“好房子”的建设成本。如此一来,普通家庭住上“好房子”的梦想就不会太遥远。
我们期待着市场上能够多一些温暖人心的“好房子”,让万家灯火处都能呈现出安居乐业的美好图景。
本文围绕《政府工作报告》中“好房子”的概念,介绍了其标准和模样,阐述了普通家庭住上“好房子”的途径,包括保障房建设和老旧小区改造。同时,强调了建设“好房子”在释放内需潜力、带动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好处,指出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努力。随着建筑业转型,普通家庭住上“好房子”的愿景有望实现。
原创文章,作者:Gaie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3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