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70岁“戏曲达人”吴祥产以《杨柳青》曲调为基础,创作演唱常州民歌《杨柳青・龙城春来早》的故事。介绍了吴祥产与戏曲的深厚缘分、他的创作经历,还提及了常州民歌的丰富风格和现状,以及这首新民歌的意义。
在悠扬的旋律中,“杨柳叶子青啊㖸……”这熟悉欢快的曲调,正是广为传唱的江苏民歌《杨柳青》。它的旋律传播极广,无论是扬州、常州、南通,甚至远到山西,都能听到这美妙的歌声。而在常州,有一位备受瞩目的“戏曲达人”吴祥产,他以《杨柳青》的曲调为灵感源泉,精心创作并深情演唱了常州民歌《杨柳青・龙城春来早》,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春天里,让龙城的美好尽情绽放。
3月20日,记者来到了常州天宁区青龙街道的吴祥产戏曲工作室。此时,吴祥产正和他的乐队成员们全身心地投入排练。今年已经70岁的吴祥产,与戏曲结缘已有50多个春秋。京剧、锡剧、沪剧、越剧、黄梅戏,他样样精通,并且到村里送戏多达数千场。在乡亲们的心中,吴祥产就像是一颗扎根在农村田间地头的璀璨“明星”,他用戏曲为大家带来了无数的欢乐和感动。
随着演出经验的不断积累,吴祥产开始尝试自己创作剧本。他的第一部作品《私房钱》,讲述的是街道爱心捐款的故事,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之后,他又陆续创作了赞美常州新气象的说唱《我登宝塔看龙城》,以及提倡孝老敬老的小品《一碗生日面》等十多部作品,并且这些作品都成功地搬上了舞台,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今年春节,当《无锡景》这首民歌在春晚舞台响起,那婉转的旋律、柔美的歌词,将江南水乡的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这让吴祥产心中萌生出一个强烈的念头——要创作一首属于常州的民歌,来展现常州独特的魅力。
吴祥产的乐团成员都是一群热爱音乐的业余爱好者。他们手中的竹笛、扬琴、二胡等乐器,虽然算不上是顶级配置,但却满满承载着大家对音乐的无限热爱。吴祥产和乐队成员们一起精心打磨歌词,选用了常州人喜爱的《杨柳青》曲调,一遍又一遍地进行排练。“龙城三月春来早,常州处处风光好。红梅公园梅花香,烟雨横塘樱花笑。春风杨柳万千条,常州人民齐欢笑。国富民强掀高潮,幸福生活乐陶陶。龙城三月春来早,常州处处风光好。春风杨柳万千条,常州人民齐欢笑。”这首节奏轻快的曲子,仿佛将常州春天的气息带到了每一个人的身边,让人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研究常州民歌的文史专家陶红亮介绍说,常州拥有不少风格多元、内容丰富的民歌。比如《孟姜女十二月花名调》,它会唱到杏花、桃花、蔷薇等春天的花卉,以一种婉转的方式展现出江南春日的美好;《紫竹调》也有常州方言版,生动地描绘了七月天小妹妹采花的情景,充满了江南水乡的柔美韵味。像《唱春》和《杨柳青》这类民歌,民间歌手们展现出了非凡的创作活力,他们能够见景生情、即兴创作,演唱形式也是丰富多样,有一人独唱、二人或多人对唱,还有盘答山歌等形式,内容大多围绕春天的景色、农事等,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陶红亮还说道:“我在常州乡村进行田野调查时,收集到一些用复写纸记录下来的民歌,这些都是研究常州民歌的珍贵资料。”
记者了解到,常武地区的人民一直都热爱唱歌,各类赛歌会都举办得热闹非凡。例如曾经盛极一时的“德安桥上对山歌”,活动一连持续三日,现场人山人海,热闹景象可想而知。然而,当前常州民歌主要以文字记录的静态形式存世,由前人记录的曲谱已经极为稀少,年轻人对本地民歌知之甚少,仅有少量在部分婚丧和传统节日活动中出现。吴祥产创作演唱的这首《杨柳青・龙城春来早》,融入了常州春天的美景与人民的幸福生活,让古老的民歌在新时代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常州民歌的独特魅力,唤起了大家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歌颂。
本文介绍了常州“戏曲达人”吴祥产以《杨柳青》曲调创作演唱《杨柳青・龙城春来早》的故事,讲述了他与戏曲的深厚渊源和创作经历,还提及常州民歌的风格、现状。吴祥产的新民歌让常州民歌在新时代焕发生机,唤起人们对家乡和美好生活的热爱。
原创文章,作者:Gaie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3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