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基层带兵实践中“知兵不知心”的难题,详细介绍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指导员日”活动。该活动紧扣“带兵就是带心”的理念,剖析了诸多现实议题,通过现场访谈等环节,让指导员们在交流中形成共识,推动政治工作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在基层带兵的实际工作中,一直存在着一个颇为棘手的难题——“知兵不知心”。基层带兵人往往了解战士的基本情况,却难以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不过,近日一场别具一格的“指导员日”活动,为这个难题提供了创新的解决办法。
这场活动紧紧围绕“带兵就是带心”这一核心理念展开。其底层逻辑遵循“关注于人、切入于情、转进于理、升华于魂”。目的在于着力培养素质过硬的新时代政治干部,让新时代的“党代表”不仅在形象上符合要求,更在精神内涵上达到标准。
在指导员们的困惑清单里,压着带兵育人的一道道现实考题。那些在深夜灯下的叹息,正是他们面对难题时的无奈。而此次机关与基层的“双向奔赴”意义非凡。一方面,用法规准绳校准思想偏差,让带兵工作有章可循;另一方面,用同理共情熨平指导员们心中的委屈褶皱。这个环节的设置,不仅仅是传授带兵的方法,更是在为大家树立示范标杆。
活动中,一系列涉及思想建设、人才培养、基层治理的现实议题被逐一剖析。比如,如何引导不同入伍动机的战士坚守初心?怎样帮助大龄警士解决婚恋困境?面对部分战士将预提指挥警士培训视为技术培训“备胎”的现象该如何引导?针对战士文化基础薄弱导致教育效果不佳的问题有何破局之道?随着这些问题的深入讨论,一个又一个现实问题得到了答案,指导员们和战士们心中的思想包袱也在畅谈中逐渐卸下。
现场访谈
穿透发问立起新时代带兵标尺
面对青年官兵成长过程中的阶段性挑战,杨瑞杰副主任以“情感共鸣”为切入点分享了自己的感悟。他坦诚地说:“我自己也受过大挫、出过大糗,但正是这些经历让我明白,扛过去了,就是成长。”他引导大家正视压力、转化压力,强调“小我与大我同频共振”的价值,让大家明白个人成长与集体发展的紧密联系。
在与直属队官兵的座谈中,指导员们听到了许多富有哲理的话语,如“基于‘精准到达’的‘精妙表达’”“脱口而出的话让人信、肌肉记忆的行让人跟” “人人皆可成才” “行胜于言”等。每一句话背后都有一连串生动的故事。这让指导员们深刻感受到构建共同“政治语言”“理论语言”“党性语言”的实践威力。
返程途中,指导员们在热烈的讨论中形成了共识。从谱曲填词到节目编排,从示范讲解到隐患排查,各级干部都以“跟我上”的姿态冲锋在前。这种躬身入局的实干精神点燃了全员的热情,就像“头雁领航,群雁齐飞”一样,产生了强大的带动效应,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实践中绽放出蓬勃的生机。
推动政治工作重拾威信、回归本真、发挥威力,这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明确标定的方向,是需要脚踏实地去走的路。这次的“指导员日”活动,正以真诚打通真理、真情、真实的通道,拉近了机关与基层心与心的距离。在打造共同“政治语言”“理论语言”“党性语言”的过程中,统一了知信行。通过红脸出汗的访谈问答扫除思想积尘,依靠真情实感的传帮带倾囊相授工作经验,借助标杆连队的闪光足迹校准前行方向,努力实现思想上的破冰突围、工作上的破平增色、建设上的破局开新。
本文介绍的“指导员日”活动紧扣“带兵就是带心”理念,通过剖析现实议题、现场访谈等环节,让指导员们在交流和实践中解决了基层带兵的诸多难题,拉近了机关与基层的距离,推动政治工作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为基层带兵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思路。
原创文章,作者:Grayso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