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普利退市倒计时,证监会全方位追责财务造假

3月21日证监会对*ST普利作出行政处罚,因其2021、2022年年度报告存在重大虚假记载触及退市情形,深交所将依规启动其股票终止上市程序。同时介绍了证监会针对财务造假公司及相关责任主体的全方位、立体化追责措施,还提及近年来中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情况及证监会的监管执法态度。

在3月21日,证券市场迎来一则重磅消息。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证监会”)对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公司海南普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ST普利”)依法作出了从严的行政处罚。

经调查发现,*ST普利在2021年和2022年的年度报告中存在重大虚假记载这一严重问题。该公司连续两年虚增利润总额合计超过5亿元,并且虚增利润占比超过50%。如此恶劣的财务造假行为,已经触及了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情形。

同日,深圳证券交易所(简称“深交所”)也迅速行动,将依规启动*ST普利的股票终止上市程序。这一举措标志着曾经的明星药企*ST普利正式步入了退市倒计时。

*ST普利退市倒计时,证监会全方位追责财务造假

值得注意的是,强制退市并非是此次事件的终点。针对*ST普利财务造假事件,证监会明确表示,对于存在严重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及相关责任主体,行政处罚、强制退市只是第一步,后续还将会同有关部门推进实施全方位、立体化的追责行动。

对于可能涉及的犯罪线索,证监会秉持应移尽移的工作原则,严格按照《刑法》《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的相关规定,将这些线索移送至公安机关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处理。

对于那些因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而承受损失的适格投资者,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简称“中证投服中心”)将积极发挥其专业作用。通过综合运用支持诉讼、示范判决、专业调解、代表人诉讼等多种方式,依法帮助投资者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与此同时,证监会还将对相关中介机构的执业行为展开深入调查。

近年来,中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案例数量较多。监管部门采取的处理措施主要包括行政处罚(如罚款、退市等)和刑事责任追究。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证监会办理各类案件739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592项;罚没款金额高达153.42亿元,是2023年的2.4倍;处罚责任主体达到1327人(家)次,同比增长24%;市场禁入人数为118人,同比增长14.56%。

证监会处罚委办公室主任滕必焱曾强调,财务真实性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基石。财务造假行为严重破坏了市场的诚信基础,极大地侵害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堪称资本市场的“毒瘤”。

未来,证监会将继续保持“严”的行政执法主基调,坚持“零容忍”的态度,锚定“高质量”的目标。在行政处罚案件审理工作中,精准把握法律规定的证券违法行为构成要件,从严追究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对于财务造假、欺诈发行、中介机构失职缺位等违法行为,将紧盯不放、严惩不贷,强化监管的震慑力,助力市场打假防假;对于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行为,也将严格规范、精准执法;同时积极支持刑事司法和民事赔偿等工作,构建起“长牙带刺”的立体追责体系。

此外,证监会也将始终保持对财务造假的监管执法高压态势,充分用足用好各项法律规定,依法加大对财务造假案件的惩处力度。同时坚持“一案双查”,对未勤勉尽责的中介机构一并进行查处,坚决打破造假“生态圈”,维护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本文围绕*ST普利因财务造假被处罚及启动退市程序展开,介绍了证监会对财务造假公司及相关责任主体的全方位追责措施,包括刑事移送、投资者维权支持和中介机构调查等。同时通过列举数据说明近年来监管部门对财务造假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并表明证监会将持续保持高压态势,构建立体追责体系,维护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

原创文章,作者:Gaie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2817.html

(0)
GaietyGaiety
上一篇 2025年3月22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