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过中心公众号推出的“公路人的一天”专栏,聚焦陇东公路一线工作人员,以高养所崆峒养护站站长赵小强一天的工作为线索,展现了公路人在不同时段的工作状态和他们坚守初心、保障公路畅通的精神。
在广袤的陇东大地,公路犹如一条条灵动的琴弦,车来车往奏响着生活的旋律。无论是在车水马龙、车流奔涌不息的公路上,还是在暴雨如注、漆黑难行的深夜里,亦或是在骄阳似火、沥青被炙烤得发烫的路旁,总有那么一群可爱的人。他们就像默默的守护者,用坚实的脚步去丈量责任的深度,用辛勤的汗水去浇筑公路的坦途。
中心公众号特别推出了“公路人的一天”专栏,将那珍贵的镜头聚焦在了一线养护工、巡查员、安全员、机关管理人员等这些熟悉却又陌生的身影上。以最质朴、最纯粹的记录方式,为我们还原出最真实的公路人生。
这并非是对“英雄叙事”的刻意追求,而是对他们千万次平凡坚守的由衷礼赞。当我们定格养护工弯腰认真填补坑槽的美好剪影,记录技术员在深夜专注研判数据的执着神情,捕捉抢险队员踏破泥泞勇往直前的坚定脚印,记录机关管理人员给予温暖呵护的温馨瞬间,其实就是在书写一部由铁锹、测量仪、摊铺机构成的当代壮丽史诗。让我们透过这些沾满汗渍与尘土的日常画面,去读懂陇原公路人背后那份永不磨灭的初心。
清晨7:30,旭日东升
高养所崆峒养护站的全体职工早已穿戴整齐,精神抖擞地拥抱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他们整齐列队,准备开启一天忙碌而充实的工作。作为站长兼安全员的赵小强,每天雷打不动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展班前10分钟的安全教育。
“今天咱们要在S203线进行路面灌缝作业,在布设好作业区之后,交通指挥人员每两小时要轮换一次。”赵小强认真地说道,“和原来的高速公路情况不同,现在的二级公路是双向来车,而且人车混合通行,安全问题无小事,大家一定要时刻注意自身安全。”一边说着,他一边在那本已经有些磨损的记事本上,仔细写下今天的安全注意事项。这本记事本,就像是他多年来守护养护安全的忠实见证者,记录着点点滴滴的过往。
中午12:00,烈日当空
正午时分,炽热的太阳无情地炙烤着大地。从15公里外送来的饭菜,温度早已下降。赵站长安排把所有养护车都停放到路边安全的地方,然后组织大家在沿线村民门口轮换吃饭。他耐心地向职工解释道:“咱们要抓紧时间吃饭,马安路只有7米宽,我们占道作业,路况条件不允许会车,现在正是饭点,大家都着急回去吃饭,不能让车辆阻塞时间太长。”
“大家注意了,等会儿就到一天中最热的时候了,但是不管再热再累,安全问题绝对不能马虎!喷灯温度很高,操作的时候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千万别让火星溅到身上!咱们工作虽然辛苦,但安全始终是头等大事!”赵站长见缝插针地反复叮嘱着安全防范事项。
傍晚6:00,夕阳晚照
作业区安全撤除后,透过回程养护车那摇晃的车窗望去,夕阳的余晖轻柔地洒在公路上。金色的光芒顺着灌缝后的纹路缓缓流淌,修补后的公路仿佛带着几分惬意与从容,在光影中舒展着自己的腰身。
“今天顺利完成了1350延米灌缝作业,所有职工、机械车辆都已平安到站,明天计划在K21 – 27公里处继续作业。”到养护站门口,赵站长在全所微信群认真编辑着工作信息,同时拿出记事本,仔细记下明天需要改进的事项。他心里十分清楚,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任何安全规范只有真正落到生产现场,才算真正落地生根。
后记:朝朝暮暮
这只是高养所工作转型后第一个年头里极为平凡的一天。工作阵地或许会改变,但公路人的初心却始终坚定不移、恪守不渝。他们的身影依旧在晨曦中匆匆忙碌,在夕阳下拖着疲惫的身躯。他们努力站好每一个岗位,认真做好每一天的事情。他们就像一颗颗小小的铺路石,沉默而坚韧,平凡却又非凡。他们连接起远方的山川与城市,铺就着公路的畅通与平安,托起了人们出行的延伸与远方。
本文通过记录高养所崆峒养护站站长赵小强一天的工作,展现了陇东公路人在不同时段的工作日常和对安全的重视。他们坚守岗位,默默奉献,虽工作平凡但意义非凡,用汗水和坚持保障了公路的畅通,体现了公路人不变的初心和担当。
原创文章,作者:Delil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5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