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重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展开,详细介绍了其定义、轮候库系统的建立,以及申请资格、可申请面积和申请方式等内容,为有需求的人群提供了全面的政策解读和申请指南。
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是政府为解决住房难题而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它由政府提供支持政策进行建设,有着严格的规定,不仅限定了户型面积和申购条件,还对处分权利加以限制。其定价遵循保本微利的原则,主要面向住房困难的城镇户籍家庭、工薪收入家庭以及各类引进人才等群体进行配售,并且实施封闭管理。
3月21日,从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传来消息,为了让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申请、轮候、配售、回购等管理机制更加规范,重庆已经建立起全市统一的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轮候库系统。这意味着,只有进入轮候库的家庭,才有购买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资格。
一、哪些人有资格申请?
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重点关注的是住房有困难的城镇户籍家庭、本地工作人员和各类人才等工薪收入群体。申购家庭需要满足无住房或者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25平方米的要求。重庆41个区县都已经公开发布了进入轮候库的相关政策,申请群体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一是申购人必须是重庆市范围内的城镇户籍居民,并且要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二是申购人需在重庆市范围内工作,足额连续缴纳6个月以上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而且处于正常参保状态;三是申购人要是人才管理部门认定的人才。
各区县还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人才认定范围、家庭成员住房核查区域等政策进行了细化。比如,大渡口区明确规定人才为重庆市或大渡口区人才管理部门认定的人才;万州区则对住房的核查范围明确规定在万州区城区范围。
二、可申请多大面积?
按照保基本原则,不同家庭人数可申请的房型面积有所不同。2人及以下家庭只能选择60平方米左右的房型;3人家庭可以选择90平方米左右的房型;4人及以上家庭最高可选择120平方米左右的房型。对于引进人才,申购面积还可以适当放宽。此外,购买保障性住房的家庭,如果因生育等原因新增了家庭人口,还可按规定申请1次换购。
三、如何进行申请?
1. 线上申请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申请家庭要确定一名符合条件的家庭成员作为主申请人,同时确定拟购房屋所在区县为主申请人的户籍或工作所在区县。
第二步,主申请人使用手机下载并安装“渝快办”APP,打开APP后进行注册、登录,并完成认证。登录“渝快办”APP后,根据提示完成人脸识别认证,认证成功后,在搜索栏搜索“渝悦安居”,接着点击“保障一件事”,再点击“保障性住房配售服务”,从而进入系统。
第三步,点击“轮候资格申报”,点击阅读政策,完成承诺授权后,再进行需求填报。根据申请家庭的实际条件填报保障性住房需求。点击“下一步”进入材料上传页,上传所需的材料。
第四步,确认信息无误后提交申请,后续可以点击“我的保障房”查询办理进度,审核结果会同步以短信的形式通知主申请人。
2. 线下申请
申请人也可前往各区县指定地点进行线下申请。各区县指定地点详见下表:
目前,重庆市41个区县已经在区县政府官方网站上发布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轮候库政策,并且都建立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常态化申请受理机制。轮候库建立后,各区县住房城乡建委负责对轮候库进行日常管理,实行常态化审核机制。
本文全面介绍了重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相关政策,包括定义、轮候库系统的建立,以及申请资格、可申请面积和申请方式等内容。这些政策的实施,有助于解决住房困难群体的居住问题,规范保障性住房的管理,为住房困难家庭和人才提供了更多的安居选择。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Edwa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2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