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有六大行经营业绩剖析:资产、盈利与分红面面观 聚焦国有六大行2024年报:净息差挑战与高分红策略

国有六大行2024年年报展开,详细介绍了六大行的资产规模、营收、净利润、净息差、分红等情况,同时分析了净息差收窄背景下的应对策略以及银行股在市场的表现。

在3月28日,国有六大行率先公布了2024年年报,为市场揭开了它们过去一年经营状况的神秘面纱。

据记者统计发现,截至2024年末,国有六大行在资产规模上呈现出庞大的体量,总资产合计已经突破了199.68万亿元。在营收方面,合计达到了3.52万亿元,而归母净利润合计超1.4万亿元。不过,在净息差行业性收窄的大环境下,国有大行普遍面临着营收、净利润增速放缓等问题,发展面临一定的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国有六大行均在年报中披露了2024年度现金分红计划。除了中期分红外,拟再派现金额合计约2158亿元,以实际行动回馈股东。

六大行资产合计199.68万亿元

工行总资产同比增速领跑

2024年,六大行经营业绩整体保持稳健。除了营业收入增幅出现分化外,资产规模、归母净利润等重要指标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正向增长,显示出其强大的经营韧性。

2024年国有六大行经营业绩剖析:资产、盈利与分红面面观 聚焦国有六大行2024年报:净息差挑战与高分红策略

在资产质量方面,六家国有大行整体表现稳健。其中,除了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了0.07个百分点外,其余5家大行的不良贷款率尽数下降。而且,邮储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在国有六大行中仍为最低,仅为0.9%,这体现了其在风险管理方面的成效。

资本充足率方面,国有六大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实现了同比增长。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4.10%、14.48%、12.20%、11.42%、10.24%、9.56%,充足的资本为银行的稳健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另外,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拟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用于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受经济周期和结构转型等因素影响,大型商业银行净息差已降至历史最低,低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资产质量压力上升,盈利能力受到冲击,通过利润留存进行内源资本补充的能力持续下降。而通过发行特别国债等方式增加6家大型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将增强大型商业银行发展稳健性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更好地发挥其在金融体系中的“压舱石”作用,促进金融安全稳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有六大行净息差均不足2%

管理层强调负债成本管控

作为银行业核心盈利能力指标之一,净息差的收窄趋势在2024年进一步加剧。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2024年末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52%,相比上年末下降了17个BP。

2024年国有六大行经营业绩剖析:资产、盈利与分红面面观 聚焦国有六大行2024年报:净息差挑战与高分红策略

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报告期末,国有六大行净息差均不足2%,范围在1.27%至1.87%之间,平均同比下滑0.15%。

具体来看,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净息差均较去年同期下滑0.19%,分别为1.42%、1.51%、1.4%;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分别较去年同期下滑至1.42%、1.87%,交通银行净息差收窄至1.27%。

对于净息差持续下行的原因,中国银行在年报中提到,主要受境内人民币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调及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等因素影响。

在2024年业绩发布会上,负债成本管控成为管理层频繁提及的高频词。工商银行行长刘珺坦言,负债管理永远是大型商业银行管理必须攻克的一道难题。如果不能有效控制负债成本,一定程度上会使信用曲线下沉,从而承担一些高风险的信贷业务。一旦这样的业务在资产负债表中占据相当比例,将对整体的质效产生重大影响。

农业银行行长王志恒表示,在负债端方面,2024年存款利率三次下调,今年以来许多存款重新定价,新发生的存款利率明显下降,减小了存款成本压力。2023年新发生人民币定存利率是2.16%,今年上半年下降到1.85%。下一步将继续加强负债成本管控,提升负债的质量,预计下半年净息差将保持稳定态势。

那么,在当前净息差持续收窄的背景下,国有大行应该如何应对呢?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国有大行而言,资产负债管理是应对净息差收窄的重要手段。在资产端,要调整资产结构,增加高收益资产比例,如优质企业贷款、绿色金融产品等;在负债端,要加强负债管理,优化存款结构,降低资金成本,在确保流动性安全的前提下,探索多元化融资结构。但考虑到市场竞争及其他因素,资产负债管理必须坚持流动性安全前提。此外,银行还应调整经营策略,从长期来看,应全面提升数字化水平,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和风险成本。同时,大型银行还可以利用其综合化经营的优势,通过加强产品创新、拓展中间业务(特别是与金融市场相关的业务),提高非息收入占比,从而减轻净息差收窄带来的冲击。

国有六大行总分红额预计超4200亿元

分红比例均保持在30%及以上

在净利润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国有六大行仍以高分红的方式传递经营信心。加上此前派发的中期分红,总分红额预计超4200亿元,分红比例均保持在30%及以上。其中,交通银行分红率达32.68%,包括此次分红在内,现金分红率已连续13年保持30%以上。

工商银行2024年中期及末期派发现金股息合计每10股3.080元(含税),总派息额约为1097.73亿元,位居六大行之首。按全年平均股价计,A股、H股股息率分别为 5.32%、7.49%,在波动的市场中体现了稳健价值。

2024年全年,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分别拟现金分红1007.54亿元、846.61亿元、713.60亿元、281.46亿元、259.41亿元。

业内人士称,上市银行在稳健、可持续经营基础上增加分红频次,让股东获得实实在在的投资回报,有助于改善投资者对公司经营与分红预期,提振投资者对公司发展前景的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银行股在A股市场的表现相当亮眼,板块全年大涨逾40%,摘得涨幅榜冠军。其中,国有大行领涨,并于年内多次刷新股价的最高纪录。2024年,农业银行A股、H股股价较上年末分别增长55%、58%,涨幅均居可比同业首位,总市值涨幅连续第二年居可比同业首位。

中信证券研报分析认为,市场风格隐含安全资产溢价效应明显,预计银行股净资产安全性和ROE稳定性的优势将持续吸引配置需求,资金配置行为的变化仍将持续演绎。基于对银行商业模型风险预期和增长预期的再定位,叠加2025年经济和政策的情景分析,认为银行板块估值仍有确定性上行空间。

本文通过对国有六大行2024年年报的深入分析,展现了六大行在资产规模、盈利、净息差和分红等方面的情况。尽管面临净息差收窄等挑战,但六大行经营业绩整体稳健,通过高分红回馈股东,银行股在市场上也有出色表现。未来,六大行可通过资产负债管理等策略应对挑战,银行板块估值也有上行空间。

原创文章,作者:Nerit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7524.html

(0)
NeritaNerita
上一篇 2025年3月2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