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某名牌大学高材生孙某毕业后求职不顺,在一次精心准备的面试中因公交车溅水致面试失败,随后持刀伤害公交司机,最终因被鉴定为精神分裂症无法定罪,同时还对案件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了解读。
孙某,毕业于国内一所名牌大学,是名副其实的高材生。今年刚从大学毕业的她,和众多毕业生一样,踏上了忙碌的求职之路。
由于毕业于名牌大学,孙某心高气傲,对于那些普通职位,她根本看不上眼,认为以自己的条件,理应进入大企业大展宏图。然而,大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极为苛刻,孙某的条件总是与要求有些差距,一次次面试均以失败告终,以至于到现在她都还没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孙某的父母一直不支持她独自在陌生的城市打拼。在父母看来,一个女孩子,回家找一份安稳的工作,然后嫁个好人家,这一辈子就算圆满了。但孙某有着自己的想法,她执意要留在大城市,坚信这里机会众多,自己不想一辈子碌碌无为。为此,孙某没少和家里发生争吵。
在多次沟通无果后,父母提出让姑姑在她所在的城市帮忙物色一份工作。他们和孙某约定,如果这次面试还是不通过,孙某就得立马回家工作。孙某迫于无奈,只好答应了父母的要求。
为了这次面试,孙某可谓是精心准备。她专门跑到商场,花了一千多块钱买了一套正装,满心期待着能在面试中脱颖而出。她觉得,这次自己一定能成功。
面试那天早上,孙某穿上精心准备的衣服,满怀信心地准备出门。可没想到,刚出家门,天空就下起了大雨。无奈之下,孙某只能返回家中拿雨伞。等她拿完雨伞出来,发现离面试时间只剩下一小时了。她心急如焚,赶紧打了一辆出租车。
二十分钟后,出租车到达了公司楼下。由于当天下雨太大,道路上积水严重,司机怕车子进水,便把孙某放在了马路对面。
孙某站在马路边等待过马路时,一辆公交车迎面疾驰而来。她看了看身后的绿化带,觉得自己已经没有后退的空间了,心想公交车经过自己身边时应该会放慢速度,所以也就没太在意。
然而,让孙某没想到的是,公交车丝毫没有减速,从她身边飞驰而过,溅起了半人高的水花。一瞬间,孙某精心准备的衣服全都湿透了,衣服上不仅有雨水,还混着泥土。
看着自己的衣服被弄脏,孙某气不打一处来,她在后面拼命追赶公交车,一边追一边大喊,希望公交车能停下来。但公交车就像没听到一样,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因为怕面试迟到,孙某只能暂时先记下了公交车车牌号。可想而知,经过这场雨水的“洗礼”,孙某的面试彻底泡汤了。
孙某把这一切都归咎于公交车司机。晚上,她吃完饭后,前往商店买了一把水果刀,心中暗暗想着要让司机给自己一个说法。
第二天早上,孙某五点多就起床了,她来到公交站牌,等着那辆公交车。她一心只想让司机给自己道个歉。
终于,快八点的时候,那辆公交车来了。孙某怒气冲冲地上了车,质问司机:“你昨天溅了我一身的水,导致我面试失败,我要你给我道歉!”司机听后,表示自己记不清了,还让孙某赶紧下车。
看到司机不愿道歉,孙某突然笑了起来。司机诧异地看着孙某,大喊道:“哪来的神经病,赶紧滚下去!”
话音刚落,孙某突然掏出水果刀,抹向了司机的脖子。一时间,鲜血直流。车上的乘客见状,纷纷掏出手机报警。事后,孙某独自回家。
好在当时公交车的位置离医院只有一个红绿灯,医护人员及时赶到,将司机救了回来。
警方接到报警后,迅速展开调查,很快锁定了孙某的住处,并前往实施逮捕。在询问过程中,孙某答非所问,警方怀疑她精神有问题。经医院检查,确诊孙某为精神分裂症。因此,对于本案孙某无法定罪。
【以案释法】
下面我们结合案情,对本案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解读。
首先,孙某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呢?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故意伤害罪是指行为人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在本案中,孙某故意使用事先准备好的水果刀刺伤公交车司机,使司机面临生命危险,因此孙某构成故意伤害罪。
其次,孙某是否不用服刑呢?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本案中,孙某已经被医院鉴定为精神分裂症,在发病的时候,她不能合理控制自己的行为,所以孙某不用服刑。
那么,对于本案,司机可以如何维权呢?虽然孙某因精神分裂症不用受到刑事处罚,但司机可以申请民事赔偿。他可以向孙某的家属提起诉讼,要求进行相关民事赔偿。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精神病人家属应该尽到看管和医疗义务,因此,司机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应该有公德心,不能自私自利,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否则可能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严重的后果。同时,我们也要培养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能因为一时冲动而做出让自己后悔终生的事情。对于精神障碍患者等弱势群体,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共同努力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大家对此事有什么看法,欢迎到评论区留言讨论。
本文围绕名牌大学高材生孙某毕业后求职不顺,在一次面试途中因公交车溅水致面试失败,进而持刀伤害公交司机的事件展开。孙某最终因被鉴定为精神分裂症无法定罪,文章还对案件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了解读,提醒人们要有公德心、明辨是非,关爱弱势群体。
原创文章,作者:Julian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2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