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非遗传承再获佳绩,引领全国非遗发展新风尚

本文聚焦浙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的成果与举措。介绍了浙江在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评选中的优异表现,以及其在政策保障、传承梯队建设、平台搭建等方面为非遗传承所做的努力。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此次共有942人入选。在这份令人瞩目的名单中,浙江表现十分亮眼,有75人榜上有名,位列各省区市第一。值得一提的是,浙江省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总数也位居全国首位,达到了271人。浙江省此次入选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涵盖了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十大门类,并且分布在全省11个地区及省级单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充分的典型性。

多年来,浙江一直高度重视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始终致力于加强顶层设计,为非遗传承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此,浙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比如《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浙江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管理办法》等。这些政策法规的出台,为浙江的非遗传承人队伍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法治和政策保障。此外,浙江还充分依托数字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对非遗传承情况进行记录。截至目前,浙江省先后记录了10批167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其中有23位的记录成果在文化和旅游部的验收中获得了优秀的评价。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在非遗传承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是非遗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掌握着非遗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是非遗活态传承的代表性人物。在打造合理传承梯队方面,浙江积极作为。一方面,浙江积极推荐申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同时已经认定公布了6批1141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另一方面,浙江实施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借助高等院校的学术和教学资源,为非遗传承提供支持,不断扩大传承人群。截至目前,全省5所参与高校共举办研培班67期,累计培训学员2257人次。

在平台建设方面,浙江也有着独特的思路和举措。浙江着眼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举办了浙江“非遗茶生活”传统工艺联创大赛及成果展。通过这一活动,推进了非遗保护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推动了跨门类的联动共创,一大批中青年非遗传承人及相关优秀人才在这个过程中脱颖而出。同时,浙江鼓励传承人积极加入“文艺赋美”工程志愿者队伍,并指导各地行政部门组织传承人志愿者开展常态化非遗展演活动,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和了解非遗文化。

浙江非遗传承再获佳绩,引领全国非遗发展新风尚

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浙江省)(共75人)

浙江在非遗保护与传承方面成果斐然,在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评选中表现突出,数量位居全国前列。通过出台政策法规、利用现代化手段记录、打造传承梯队、建设平台等一系列举措,为非遗传承营造了良好环境,推动了非遗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值得其他地区借鉴。

原创文章,作者:Nerit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231.html

(0)
NeritaNerita
上一篇 2025年3月18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